掐丝珐琅精品三件套26日亮相歌德综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乾隆掐丝珐琅开光缠枝花卉纹炉、瓶、盒三式  估价200,000-300,000RMB 

在前不久收官的北京歌德09春拍中,一件明中期铜胎掐丝珐琅出戟尊从8万起拍,经各路买家一番锵战,飚升至155万落槌,成交价达到173.6万。6月26日即将举行的歌德拍卖第一期综艺拍卖会中,即将推出的一套清乾隆掐丝珐琅开光缠枝花卉纹炉、瓶、盒三式再次引起悬念,竞价空间值得期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瓶、盒、炉三式 足底 “官”、“使”、“行”千字文编号

清乾隆掐丝珐琅开光缠枝花卉纹炉、瓶、盒三式皆镌有乾隆官款,有“行”、“官”、“使”等千字文编号。其中“官”字款代表较高的宫殿等级,更为突显此瓶之身份。而三件呈套系传承尤其难得。

套件中炉夔龙耳,洗口,束颈,鼓腹,圜底,圈足。外底中部镌刻楷书“乾隆年制”、“行”。瓶直口,长颈,鼓腹,平底,圈足。外底中部镌刻楷书“乾隆年制”、“官”。盒,子口,鼓腹,圈足。外底中部镌刻楷书“大清乾隆年制”、“使”。千字文款为乾隆时期珐琅器上款识特色,用以区别紫禁城中不同宫殿内的所属陈设物。

“官”为千字文中第七十八字,原句为“龙师火帝,鸟官人皇”;“使”字款为第一百八十六字,原句“信使可复 器欲难量”;“行”字款为第二百零二字,原句“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是最初为各个宫殿(或苑囿)订烧的不同编号。

珐琅三式是乾隆以后直至清末宫廷、苑囿(例如乾清宫、中南海、藻韵楼)的几案上比较常见的陈设品。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载“乾隆三十二年,五月,闰七月,六月,珐琅作,初六日接得库掌栢永吉押帖内开,初二日总管李裕传旨,将掐丝珐琅炉瓶三式做五十分,钦此。”此炉、瓶、盒三式皆施天蓝色珐琅釉为地,装饰双勾掐丝缠枝花卉纹。炉用以焚香,瓶盛放铜铲、箸,盒盛装香饼。

该套件记录了清代文人燕居焚香的生活雅趣。观其香炉构造,似可重现焚香礼佛的情境:在炉中预置香灰,将香炭烧透后,用瓶中的铜箸夹入灰中浅埋。然后用铜铲将香灰压平。炭上置片状隔火(玉质或银质),隔火上放置香饼。总之是力求少烟,香味持久,香韵悠然。

当时为不同宫殿(或同一宫殿不同位置)订烧的三式或许仅有一套,后来因损坏或佚失,具有相同编号者很难凑齐,只得从其它宫殿拿来补充。因此,现在即便是故宫,也很难找到具有相同编号的一套掐丝珐琅三式。这套炉、瓶、盒到清末时可能已经陈设在同一几案了。

此三式与一般常见的炉、瓶、盒三式器工艺不尽相同,器形更为周正秀美,纹饰更为精细复杂。通体以掐丝珐琅饰缠枝花卉纹,瓶、炉腹部两面对称开光内各饰缠枝莲纹,工艺精湛,填彩华丽,釉料丰富。为乾隆朝珐琅作的精心制品。

据悉,北京歌德拍卖第一期综艺拍卖会将于6月26日,北京港澳中心酒店举行,24、25日预展。掐丝珐琅方面届时将推出清乾隆掐丝珐琅开光缠枝花卉纹炉、瓶、盒三式,清乾隆掐丝珐琅缠枝花卉八卦纹盖盒,清乾隆掐丝珐琅海棠形缠枝花卉香炉这样的精品,书画方面也将呈现“菩提自在”佛教专题书画、当代学人《心经》专题等。各类文房用具、书画作品中,杂玩、竹木、牙角、砚台、供石、小品、扇画同样精彩纷呈。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