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春拍5月31日启槌 呈现30余件象牙雕刻精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乾隆象牙茜色戏鸟图组雕 估价:600,000-700,000元

使用佳士得商标的北京永乐将于29-31日在柏悦酒店举行预展及拍卖,其中新增加的明清工艺品专场颇引人注目。据永乐主管专家戴岱介绍,该场以31件象牙雕刻精品开拍,展示近代中国士人文化精彩的一面。

中国象牙雕刻艺术,自新石器时代既已出现,其后经过逐渐演化发展,终成国粹艺苑之齐葩。是次明清象牙雕刻专题,精选明清二朝受文人化风潮影响而制作的精美牙件三十一品,涵盖象牙雕刻技艺的圆雕、浮雕、透雕、络花、微雕、髤漆、茜色等多个方面,从中展现出古人象牙雕刻艺术的非凡成就。

明清两朝,城市生活日益繁荣,海外贸易不断扩展,在此时代背景下,质厚色美,光洁如玉、纹理瑰丽的象牙雕刻品逐渐步入文人书斋,一改以往由宫廷官府垄断之局面。同时,象牙作为易于凑刀的雕材,其雕琢可与竹艺相通相融,可为印,可为笔,可为砚,可为笔掭,可为笔筒,亦可为拂尘清雅诸器。此外,雕刻成具有吉祥寓意的神佛,又无处不昭示了古时文人入世的梦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中期牙象圆雕加色八仙人物立像一套

明代象牙雕刻以制作地域区别,以江南、闽省两地为多。前者多雕文房诸器,濮仲谦、李文甫、朱小松等名家圣手于竹、木、牙、角诸材无艺不通,终成牙雕艺术于明清两代空前繁荣局面。是次上拍之明晚期象牙牌(编号301-304)与象牙八仙祝寿图药钵(编号309)以减地阳文技法雕刻,其雕刻与明晚期竹刻技艺相同,当为明代江南地区制造,而其雕刻内容,或为描绘自然花鸟,或为期望科举高中,或为祈求长生富贵,无不体现士人之精神生活。象牙整挖葵花形四瓣香插(编号313),造型与制作技法常见于明代晚期苏州所产紫檀同类器之上,亦具晚明《长物志》一书所述“近制短颈细孔”之风貌,为其时士人品香生活之见证。福建一省为明代重要之贸易口岸,其地所雕象牙随形而制,多雕神佛高士,是次所拍之象牙高士(编号308)与送子观音(编号314),形象端庄典雅,雕刻圆润,与福建德化窑所出白瓷塑像共通之处颇多,亦为士子理想之表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乾隆象牙黑漆地留白山水图笔筒 估价:450,000-500,000元

清代是象牙雕刻的高峰时期。宫廷造办处牙雕作直接服务于皇室,征召各地大匠入京服役,相互间取长补短,形成雍容华丽、高雅大方的宫廷艺术风格。同时,汉化极深的满清诸帝,将士人文化与宫廷风格相结合,使得宫廷牙雕呈现出别具一格之风貌。是次拍品之清乾隆象牙茜色戏鸟图组雕(编号323)(估价600,000-700,000元),将多件圆雕组合为一戏剧场景,别具创意,同时茜色加染,一改象牙固有之风貌,同时亦将宫廷生活鲜活展现。清乾隆象牙黑漆地留白山水图笔筒(编号322)(估价450,000-500,000元),将减地雕刻技法与髤漆工艺相结合,为乾隆宫廷造办处创新之作,其山水渔舟主题体现明清文人画之风范。清中期象牙茜色透雕福禄双至葫芦形笔掭(编号320),凸现茜色、透雕与吉祥寓意的装饰功能,同时亦不失笔掭的实用性,较强的体现出宫廷文房用器之皇室风格。在清代,象牙文房器物的雕刻技法亦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姿多彩之局面。于装饰上既有为尽快满足需求所发展出的阴刻技艺(编号318、319、321),又有工艺复杂的络花(编号316),还有其后叹为鬼斧的微刻绝技(编号330)。

明清时代,是中国象牙雕刻的颠峰时期,各种技艺推陈出新,不断涌现。建国后,随着党和国家对象牙雕刻的关心与支持,出现了新的题材与新的风貌。是次拍品之象牙雕维吾尔族少女像(编号331),造型写实,雕刻刀法犀利,打磨圆润,原配底座阴刻1961年的制作时间,为新中国工艺美术之佳作。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保护野生动物组织及签订有关协议,作为象牙雕刻艺术原材料的象牙已近资源枯竭之局面,因此更显中国象牙雕刻艺术之珍贵。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