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仪器拍卖:实用性影响藏品价值

金融危机中,古董科学仪器通常都是拍卖市场上最抗衰的板块之一。热衷此道的退休医生、工程师和科学家,大都是因为个人喜好,而非金钱利益去购买这些仪器。因此,危难关头,这批忠实的买家就成为了稳固市场的基石。

最近英国佳士得、苏富比和宝龙拍卖行正先后举行古董科学仪器拍卖。其骄人的成交结果,再一次证明了这个市场的稳定性。当然,除了买家力挺之外,拍卖行本身也在征集拍品上下足了工夫。

此次佳士得推出了一台17世纪的荷兰显微镜,堪称市场上可见的最具历史价值的科学仪器之一。它的制造者安东尼·范·列文虎克是细菌的发现者,同时也是显微镜之父。17世纪晚期,他先后制造了350台显微镜,但只有9台留存至今,其中仅一台藏于私人收藏家手中。出现在佳士得拍卖会上的,正是这台银制的显微镜。它虽然貌不惊人,但对于古董仪器的收藏者来说,其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

果不其然,这台显微镜经过激烈的竞价,最后以31.3万英镑的高价成交,是拍前最高估价的三倍多,同时也创下了荷兰显微镜的最高拍卖纪录。

随着近10年来中东买家的介入,一些印度和伊斯兰世界黄金时期的科学仪器也开始价格飞涨。佳士得这场拍卖中推出的一件刻着波斯语铭文的19世纪印度星盘,10年前价格仅在200英镑左右,而现在却轻松拍出了5000英镑的价格,比拍前估价高出许多。

而同样作为科学仪器,更为常见的古董地球仪,则已经被纳入了家具和室内装饰的范畴。苏富比最近的古董家具拍卖会上,就有古董地球仪出现。而在佳士得今年7月即将举行的大型古董家具拍卖会上,也将有一对17世纪20年代由著名绘图师威廉·布劳制作的地球仪上拍,估价将近50万英镑。

对于拍卖行来说,经济危机是柄双刃剑,它会让一些老客户一贫如洗,但同时也会引出一大批高品质、低价格的精品回流到市场。在佳士得此次的拍品中,有一只1728年出产于德国纽伦堡的制作精良的台式地球仪。它在2002年拍卖时,曾创造了5.73万英镑的高价,而今年它的估价仅为2万至3万英镑。委托方如此急于转手,想必也是无奈之举。

28日,宝龙拍卖行还将推出一期规模更大的科学仪器拍卖会。不同于苏富比和佳士得的精品路线,宝龙是以数量和品种取胜。这场拍卖不仅囊括了传统的显微镜、望远镜、地球仪、天球仪等科学仪器,还包括一批上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的收音机,以及一些18世纪的医药箱。除此之外,今年下半年,宝龙拍卖行还将推出一场早期电脑的专场拍卖会,以适应买家日新月异的收藏喜好。

在科学仪器这个收藏领域,实用性始终是影响藏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出现如下局面并不足为怪:当地球仪的价位稳步攀升时,天球仪的行情却止步不前;当古董显微镜备受追捧之时,古董望远镜的需求量却日渐减少。“现在你仍然能用那些古董显微镜观察细菌样本,”佳士得的古董仪器专家詹姆斯·希斯洛普说,“然而考虑到现代的光污染,古时候的望远镜已经全无用武之地了。”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