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云轩2008秋拍书画印象

与黄宾虹小品相媲美的,则有齐白石草虫。一个是平淡天真,超凡而脱俗,像是参禅;一个是天真幽默,却是入俗就市的,出于道家。白石老人的草虫,妙在生活。此次齐白石《大音无声》七幅册页片,系“文革”时期抄家返还之物,虽或有缺失,然而并不妨碍我们去领略白石老人的妙笔。另有一幅斗方《稻香图》,出自同一藏家,稻谷累累的下面,画了一只蚱蜢,精细入微,此乃白石老人的用心处,反复观后,令人叫绝。白石老人的山水《万竹山居》,正如他的诗“万竹林中屋数间,门前池鸭与人闲”,画中以披麻、墨点勾写高山大岭,又以细笔画竹林、屋舍。竹林以花青染之,青翠明丽。坡岸鸬鹚,皆以没骨法写之,平添生趣。前人评传统山水,以“可望、可游、可居”为高,白石老人的山水,可望亦可居,乃老人心中悠然自处的境界。傅雷先生曾说:“近代名家除白石、宾虹二公外,余者皆欺世盗名。”话虽说得不够聪明,但是高明。

海派绘画怎么说也缺不了张大千。此次所征张大千《观音大士》,作于1944年,正是其敦煌修成归来所绘。敦煌壁画给予大千多方面的艺术滋养,在人物方面,大千受于唐代菩萨像,线描趋向空实明快,赋色变得辉煌灿烂,气度高华超迈,一洗明清以降人物画中的酸气、俗气。《观音大士》属于大千的工笔重彩,其画观音,妙曼多姿,形象丰美,“菩萨如宫娃”,让菩萨与现实生活中的女孩不远,不再是俯首低眉心事重重的样子,偶尔也换个姿态,顺便侧首顾盼一下,这就是大千得意笔下的菩萨。张大千的早期山水《夏山图》,拟五代董源夏山图的笔意,虽从画史上说此属于传统的延续,然大千用色明丽幽净,轻松旖旎;用笔舒畅,群峰插空,峭利精细,显然已具自己的风格。

此外,朱屺瞻《山村红叶》、贺天健《玩月图》、江寒汀《眉寿图》,谢稚柳《雪景寒林》、陆俨少《松壑图》等海上画家的图画,或老笔纷披,或健豪挥洒,精工细描而无板滞,写意随兴而绝油滑,令人读后眼目清亮,叹为精品。

此届书画专场的另一个亮点,那就是海外“汉石斋”藏品的面世。这批久留海外的书画,以近现代画家的作品为多。这些作品保存甚佳,经笔者细看,竟有许多原先购之于朵云轩的库藏(有标签为证),如今再重返朵云轩的拍卖场中,不能不说亦是一种翰墨因缘。

这批作品中,出版于香港《名家翰墨》的傅抱石《深山访友》,叫人过目难忘。傅抱石的山水,也属于大气磅礴,与潘天寿相比,他属于更有激情的那种。徐悲鸿在他《大涤草堂图》上“元气淋漓,真宰上诉”的著名题跋,也适用于此幅《深山访友》。此幅山水,据抱石先生回忆,作于抗战时期的重庆。一些学者将傅抱石自1939年举家入川,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重返南京为业,在四川七八年所作的山水画,称之为“金刚坡山水”。应该说,蜀川的七八年,是抱石先生创作中成就最辉煌的一个阶段,是蜀川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感动了他影响了他。观此“金刚坡山水”《深山访友》,令人仿佛置身其间,但觉松林丰茂,浓荫匝地,山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远处幽泉长流,似泠泠而有声。这就是傅抱石画笔下的蜀川。

通过“汉石斋”的藏品,还可以领略一些画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绘画风格。比如观田世光《月夜猿啼》,而知其画中还有一种近似于岭南画派柔和甜美的画风。展徐操《斗寒图》,再叹徐氏笔下清癯秀美的人物,美得很古典。读刘旦宅《风尘三侠》,深感80年代初的刘先生,笔力健劲,图画唯美无比,难以挑剔。

古代书画专场,虽数量不多,但不乏佳作绝品。其中王铎《草书》首屈一指。王铎的书法代表着明末清初的书坛一种风格。与董其昌柔媚的取向不同,王铎草书以“苍郁雄畅”见胜。此幅王铎《草书》,笔势连绵流畅,字体圆转处又见方笔,凝重而不板滞,刚柔相济。全篇书法求险求纵,却又是均衡和谐。此幅作品多次出版,是王铎草书的典型之作。另一件《草书》卷,是一件手卷形式的王铎草书精品。其狂草笔意恣肆,纵横跌宕而不失法度,曾经深得日本汉学家及书家长尾甲的喜爱。

绘画则有袁江的大幅《雪栈图》,作为宫廷界画高手,袁江着意表现的,更多是皇家气派的林苑。此幅《雪栈图》,模仿北宋李成山水,重峦叠嶂,寒林耸峙。画心楼阁宫宇精心绘成,结构细致严谨,毫不马虎。固虽是雪景,但难以掩盖气势的恢宏和富丽堂皇的气派,堪称袁江山水界画的代表。

年份稍晚的华嵒,其花鸟画,亦是以宋元诸家为蓝本而自成家数。沪上鉴家褚德彝先生曾见宋代崔白画的松鹰图,笔意与此幅相似,故作“知山人(华嵒)之画笔皆有来历”的评语。此幅《松鹰图》,松枝、苍鹰皆以渴笔干墨随意写之,神韵独绝。

晚清吴昌硕作于1910年的《瓜果佳卉》四幅,亦摄人心魄。这是缶老早年的佳构。观其画,笔墨放任,天真烂漫,介于经意和不经意之间,连画意率真的齐白石对吴昌硕亦是十分景仰。缶老自称:“苦铁画气不画形”,《名家翰墨》“吴昌硕专刊”上,有篇《吴昌硕致沈公周手札》,这个沈公周曾为缶老代作过题画诗,也能画上几笔。缶老在信札中写道:“前日见法绘墨菜,似不及前为弟画一帧,然磅礴之气仍在个中……”缶老在这里所说的“磅礴之气”,也是体现在他自己画中的境界,得此要领,反观《瓜果佳卉》,也就不难理解缶老的苦心了。

今夕何夕,但我知道今月曾经照古人,当笔者完成此篇印象,窗外望去,似正有一轮明月朗朗高悬。

朵云轩200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会

中国书画专场(一)

2008年12月21日(星期日) 上午9:30始

中国书画专场(二)

2008年12月21日(星期日) 上午1:30始

瓷器杂项专场

2008年12月21日(星期日) 下午4:00始

古籍善本专场

2008年12月21日(星期日) 下午5:30始

拍卖地点

上海四季酒店三楼宴会厅 上海市威海路500号

预展

展出日期

2008年12月19日、20日(星期五、星期六)9:30—18:00

展出地点

上海四季酒店三楼宴会厅 上海市威海路500号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