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展堂旧藏定窑白釉刻花卉纹碟亮相华辰秋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将于2014年11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伯豪瑞廷酒店举行华辰2014年秋季拍卖会,预展时间为2014年11月16日至18日。拍品包括中国书画、瓷器玉器工艺品、中国现当代艺术、影像、苏绣。

 

  定窑创烧于中晚唐时期,据叶麟趾先生于1934年出版的 《古今中外陶瓷汇编。定州窑》一节中提及,其窑址应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和东西燕川村一带,因历史上属定州管辖, 故称之为定窑。定窑是长期以来世人所公认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最早明人谢肇淛《五杂俎》中曾提及“柴窑之外有定、汝、官、哥四种,皆宋器也……”。民国初年许之衡先生所撰《饮流斋说瓷•概说第一》中有更为详细的记载:“吾华美术以制瓷为第一……吾华制瓷可分为三大时期:曰宋、曰明、曰清。宋最有名之窑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从北宋至金代,定窑因其极为出众的品质,一直为宫廷用瓷的主要来源。除部分民用之外,定窑瓷器在此一时期亦通过海上贸易远销海外,在今天亚洲以及北非的国家古代遗址中均有所发现。正如金朝刘祁所著《归潜志·卷八》中诗云:“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定窑的制作工艺承袭前代邢窑之特色,在胎釉成分及造型上,沿袭了邢窑烧造的特点;在装饰方面,定窑的划花工艺可说是继承了邢窑、越窑划花装饰的精华加以发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并将这种艺术风格扩大至全国,从而形成了以定窑艺术风格为主体的定窑窑系。定窑的刻花工艺纹饰内容多取材于现实生活,用简练夸张的艺术手法概括地表现出物象的形态和神态,可谓形神兼备。《饮流斋说瓷》曾盛赞其“穷妍极丽, 几于鬼斧神工。”

 

  本品即为刻花定窑瓷器的典型代表。盘六瓣葵口,外撇,腹近足内折,下承圈足。釉色白中泛黄,呈现出象牙一般温润恬静的美好质感。口沿处芒口,这符合北宋定窑烧造先进的“覆烧”工艺特点,盘身近底部可见

 

  “竹丝刷纹”。“竹丝刷纹”为定窑瓷器在釉薄处透出制胚过程中留下的细如发丝的工艺痕迹,或可为定窑断代提供部分依据。盘的内腹近口沿处饰一周弦纹,弦纹内刻一片莲叶托莲花的纹饰,莲枝团花簇锦,居于盘心,莲叶繁枝漫卷,居于盘侧。刻划刀法刚劲有力,纹样自由奔放,纹饰皆一刀而就,绝无复刀之可能。“以刀代笔,以线托形”是定窑刻划花艺术最直观的体现,匠人千百次的勾描,方能达到这种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的天人合一之境,并将平凡的点线结合成绮丽的图案,从而取得造型与装饰美感的统一。

 

  本品来源清晰,为香港“在望山庄”徐展堂先生旧藏,相同藏品存世数量较少,出土器可参考江苏江阴夏港宋墓及浙江绍兴水井出土的同类藏品,其中又以江苏江阴夏港宋墓出土的折沿盘更具代表性。传世品常为收藏大家所珍藏,静观堂、茧山龙泉堂、出光美术馆等均有相似藏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