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拍能否 为艺术品拍卖破局?

  近日,一位拍卖行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坦言,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中,拍卖行业尤为艰难,他给收藏周刊记者算了一下拍卖公司的运营成本,包括人员固定工资的开销、场地租赁、差旅费、巡展等,一家三十人左右的中小型拍卖行,一年两季的大拍,全年开销不小于500万元,在违约率高企的拍卖行业,实实在在成交4000万元(佣金12%算),对于一家中小型拍卖行实在有不小压力。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显示,2015年春拍中国艺术品总成交额约为244亿元人民币,为2011年以来最低谷,更有近10家中小型拍卖公司悄然退出春拍,或者将原本举办拍卖会的场次减少。在整体成交额大幅缩减的情况下,中国书画、瓷杂、现当代艺术板块等三大主流拍品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中拍协副秘书长欧阳树英分析:“从市场环境来讲,宏观经济增长持续下行,对市场信心是有影响的。”

  广东崇正拍卖行总经理许习文坦言:“现在做拍卖的难度越来越大,不容易做。”

  而在市场持续疲软的环境下,微拍却成了艺术市场成交平台中的“黑马”,到底移动电商与艺术市场联姻下的结果——微拍,将对传统拍卖起到雪上加霜的正面冲击,还是成了困局中寻求突破的出口?

  欧阳树英认为,微拍虽然规模有限,但是不可否认,互联网确实减少了一些拍卖的信息传播成本。而作为传统拍卖业,小雅斋拍卖董事长张汉彬认为,“微拍的价格层次与传统拍卖的大拍层次还不在同一层面上”。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所长黄隽则说,“在互联网+的时代,对于这类创新的模式,应该要用开放的态度对待,对于传统拍卖,补充意义大于威胁影响”。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