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拍能否 为艺术品拍卖破局?
2015-10-16 09:23:36 来源:新快报 已浏览次
近日,一位拍卖行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坦言,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中,拍卖行业尤为艰难,他给收藏周刊记者算了一下拍卖公司的运营成本,包括人员固定工资的开销、场地租赁、差旅费、巡展等,一家三十人左右的中小型拍卖行,一年两季的大拍,全年开销不小于500万元,在违约率高企的拍卖行业,实实在在成交4000万元(佣金12%算),对于一家中小型拍卖行实在有不小压力。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显示,2015年春拍中国艺术品总成交额约为244亿元人民币,为2011年以来最低谷,更有近10家中小型拍卖公司悄然退出春拍,或者将原本举办拍卖会的场次减少。在整体成交额大幅缩减的情况下,中国书画、瓷杂、现当代艺术板块等三大主流拍品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中拍协副秘书长欧阳树英分析:“从市场环境来讲,宏观经济增长持续下行,对市场信心是有影响的。”
广东崇正拍卖行总经理许习文坦言:“现在做拍卖的难度越来越大,不容易做。”
而在市场持续疲软的环境下,微拍却成了艺术市场成交平台中的“黑马”,到底移动电商与艺术市场联姻下的结果——微拍,将对传统拍卖起到雪上加霜的正面冲击,还是成了困局中寻求突破的出口?
欧阳树英认为,微拍虽然规模有限,但是不可否认,互联网确实减少了一些拍卖的信息传播成本。而作为传统拍卖业,小雅斋拍卖董事长张汉彬认为,“微拍的价格层次与传统拍卖的大拍层次还不在同一层面上”。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所长黄隽则说,“在互联网+的时代,对于这类创新的模式,应该要用开放的态度对待,对于传统拍卖,补充意义大于威胁影响”。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