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拍卖十三载
1993年9月22日,北京首届稀见图书拍卖会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这事在当年并没有什么轰动效应,但13年后的今天再回过头来看,那第一槌还真是重重地敲开了藏书界的新纪元。
古籍拍卖已经成为经典收藏的主渠道之一
13年来,北京、上海、天津为主的古籍拍卖经历了初创、狂热、淡静而趋于成熟,以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上海国拍、上海朵云轩、北京中国书店、上海敬华、北京德宝为主力军团的格局已形成,北京万隆、北京鼎丰、上海艺苑等十几家拍卖公司先后淡出古籍拍卖市场。1995年前后,一些学者专家担心“古籍拍卖会妨碍国家馆藏的权威性,破坏文献珍品征集的统一性”,大量海外珍贵善本的回流对此作出了回答,古籍拍卖已经成为经典收藏的主渠道之一。
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拍卖业重新洗牌。藏家在买气锐减的同时,调整策略,对存世量不少、并无强烈时代特征的一般拍品持慎重态度,这在普通明版书及翻刻翻印本的成交价上反映最为明显。买家成熟了,1998、1999两年拍卖价较前几年有大幅回落。与此同时,新锐放宽古籍善本下限,挖掘史料文献价值较高的近现代拍品,因此抗日史料屡创天价。2001年建党80周年庆典、2002年十六大召开、2003年纪念毛主席诞辰110周年、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各大传媒争相报道相关资料,使“新善本”深入人心,“红色收藏”亮透拍场,这在毛泽东著作早期珍本的系列收藏上表现尤为明显。
1995年,中国嘉德以132万元成交宋版《文苑英华》残卷一册,这一古籍单册拍卖最高成交纪录在2001年北京翰海春拍上被一册宋版《春秋经传》159万元的成交价打破。如果说中国嘉德从美国征回“翁氏藏书”以500万美元售让给上海图书馆不算拍卖成绩的话,那么2001年中贸圣佳公司春拍上,郑板桥遗墨《五经手读》(残卷八册)就成为古籍抄本单项拍卖的历史纪录——550万元。2002年11月3日,中国嘉德以990万元拍出《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牍》,再创古籍拍卖最高纪录。同年4月29日,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册宋代张即之《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五)》(共104页,保留宋代原装册子)以887.41万港元创中国手抄本古籍海外拍卖最高价,打破了1996年宋代曾巩信札429万港元(约55万美元)的成交价纪录。人们在惊喜地发现古籍拍卖屡创新高时,不能不重提已故著名文物鉴赏家秦公先生1993年从上海以400元竞得宋拓王羲之《毅帖》残卷,又以16万元再拍成交的“天漏”佳话。古籍拍卖的市场活力就是提供给人们一种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价机会,是眼力、财力、魄力与心理承受力的合力较量。当然,拍卖并非争豪斗富。笔者无力豪举,但以20元拍得《中华留日同学会会刊》(1941年南京,创刊号),封面上写着“此册可略知汉奸情况,1949年8月。”极具史料价值。这是13年来古籍书刊拍场上成交价最低的一项纪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