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回归 21件宋元明清法帖千万拍出
当代著名书画家、鉴定家谢稚柳、陈佩秋以毕生心血收藏的21件宋元明清法帖墨迹近日在北京匡时春季拍卖会上亮相,这批历史跨度长达800多年的稀世珍宝,出人意料地拍出了1311.6320万元的好成绩,成交率高达100%,整个历代法书专场总成交额也高达4506万元,成绩喜人。
这21件宋元明清书札是陈佩秋与谢稚柳先生花费几十年精力搜集收藏的,大部分在“文革”时被抄,入藏上海博物馆,“文革”后归还。其中有毛泽东一生推崇的文学名著《容斋随笔》的作者、宋代文学家洪迈以及元代大书家柯九思、杨维桢,元代文学家、戏曲家张养浩的墨宝,可谓稀世珍宝。还有明代著名文人宋濂、王守仁,以及明清书画家祝允明、陈继儒、邹之麟、吴历等人的书札或诗稿,无不体现出两位书画界前辈卓越的眼力和独到的收藏品位。
但是,就是这样一批极为稀罕的古代名人书法墨宝,在拍卖之前却并不被人们看好。匡时拍卖公司总经理董国强向记者披露,这21件法帖之前总估价只有600万元左右,还比不上中国当代艺术家周春芽的一幅画。有人甚至这样调侃道, “宋元明清”竟然卖不过一条“绿狗”。
董国强拍卖前的叹息和担忧,反映了当下拍卖市场的一种无奈现状。由于收藏家和投资者的大力追捧,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屡屡创下数百万元乃至数千万元的价格纪录。一位专家曾告诉记者这样一个例子,在北京某拍卖会上,有好几位中年油画家的平常之作被拍到了数百万元,而中国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明代大画家董其昌的一件精品才卖了100万元。在同一场拍卖会上,西方某国一藏家却以1177万元人民币买走了明代大画家石涛的传世精品《莲社图》手卷。
此次,21件宋元明清法帖墨迹拍出了1311万余元的好成绩,让圈内很多专家感到了一种欣慰。虽然其价位还远远没有到位,但说明历代书法的价值正在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一位收藏界资深人士说,中国当代艺术的走红无可厚非,但屡屡出现古代大家的精品卖不过当代名家,董其昌卖不过张晓刚这样的现象,还是让人感到遗憾。为此,有业内人士呼吁,太多的中国投资者都把艺术品当股票,而西方收藏家则把眼光紧紧盯住那些真正顶级的中国艺术品和古董。和西方藏家相比,中国艺术品投资者太需要狠狠补上历史文化课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