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浓艺术品拍卖“疯子没有出现”(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上周末正式开锣的2013福州艺术品秋拍上,尽管拍卖行、买家、藏家在情感上对市场有太多太多的期许,但是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出现“疯狂的买家”。

“前排的男士出价20万!20万!后排中间的女士要加一点吗?……好的,25万!还有要加价的吗?25万,左边中间打电话的先生,要再加一点吗?……不加了!好的,场上还有谁要出价的吗?25万!第一次!25万!第二次!……前排的先生不再考虑一下吗?……”

入秋后的榕城,燥热中夹杂着些许凉意。就像上周末正式开锣的2013福州艺术品秋拍一样,尽管拍卖行、买家、藏家在情感上对市场有太多太多的期许,但是理智却告诉他们,“哥们,悠着点儿!”

于是乎,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在金碧辉煌的五星级酒店的大宴会厅里不断上演:尽管拍卖师们一个劲儿地在台上“起哄”,但是台下的金主们要么冷眼旁观,要么笑而不语。总之,就是不举牌子。一位外地来榕的买家在会后连连摆手,说道:“疯子并没有出现啊!”

是的,当下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鲜见几年前的那些疯子了。即使是保利香港今年秋季拍卖最终以总成交额9.89亿港币收槌,成绩单很漂亮!但就在前两天,北京保利的执行董事赵旭在福州的一场私人聚会上,还是一语道破“天机”,今年市场不好!

其潜台词无非是目前经济大环境依旧低迷,市场上的资金还是很紧张,所以不要苛求今年的秋拍能有张特别漂亮的成绩单。这也是很多已经举办完拍卖会或即将举办拍卖会的拍卖行老板内心的独白吧。

近年来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似乎都是在以数字说话,数字成了艺术品价值的“代名词”,数字的游戏,乐此不疲。

金钱介入艺术后,对艺术品市场具有带动作用。如今的富豪入场,何尝不是带动艺术品市场繁荣的驱动力呢?或许,他们的艺术品位不高,买进卖出的频率太快,但拍卖场上,那一小块竞拍牌子背后可是几十万、几百万元的保证金呢。

只是,在过去那些疯狂的岁月里,富豪们手里的闲钱多,在投资了楼市、股市之后,理所当然又将目光瞄准了艺术品这片“蓝海”。尤其是在铺天盖地的艺术品高额回报率的新闻“洗脑”下,在各家银行的私人银行部不断举办各种艺术品投资沙龙影响下,这些年,艺术品已成为众多富豪重要的理财工具之一。

当然,在手里有些闲钱的时候,富豪们如何在拍卖场上豪掷千金,也只为求一幅名家书画,这无可厚非。但是当全球大环境不景气的时候,艺术品市场也是率先感受到经济低迷的阵阵寒意,毕竟艺术品投资不如股票、期货的流动性好,想短期获得高额回报压根就是“天方夜谭”。

所以,在资金紧张的这个秋天,金主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理智,不再一哄而上。毕竟,艺术本就是人与人心灵交流的最好媒介。

于是,笔者在参加了多场秋拍和秋拍预展后发现,尽管拍卖行的成交率下降了,但是部分精品却拍出了高价,比如:田黄石在今年秋拍又破了福州本土拍卖的单克价格纪录—9.44万元/克。越来越多的国内拍卖巨头陆续来榕预展,而且也不再把起拍价直截了当地标注出来,而是举起了“艺术普及”的大旗。

且不论这是否又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营销手段,但至少对于曾经疯狂的艺术品市场来说,也算是一种理智的引导。

接下来,全国各地的艺术品秋拍大戏还将陆续上演,到底是该出手,还是继续围观呢?

巴菲特说:“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们应该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应该贪婪!”在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自个儿先掂量掂量,再决定吧!

艺术品拍卖装腔指南

1.要摆出大款的气派。艺术品兜售者尽管表现得一视同仁、殷勤热情,但其实只对有实力的买主感兴趣。如今得展现出闲适、有学问的派头。看到让你忍俊不禁的作品时,万万不可发笑。但傲慢蔑视的神情就走得太远了,就算你在这方面的能力能与画廊老板PK一番,也要表露出冷若冰霜的样子。询问艺术作品价格时,千万别害羞;但切记:决不能提及这些艺术品是以哪种币种计价的。2.你若很喜欢某幅作品,并且询问了价位,对方或许只回答说“2”,显得含糊其辞,实则是在考验你。从自己对该艺术家的了解程度,可大致判定对方说的是2英镑(断无可能)、200英镑(不太可能)、20万英镑还是200万英镑。不要直接发问!应在脑海中预估各种可能性。除了难以觉察地抬一下眼皮外,此时身体的任何反应动作都是极不明智的。3.不要光在贵宾室显露自己的幽默感,它应该与您形影不离。沿着过道欣赏艺术品时,不断露出讥讽之笑大有“裨益”。几个惯用词总能左右逢源:如“参照印象派大师杜尚”,或是“重新思考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平时练习艺术评判时,尽量不用任何带“重新”(Re)之类的词。记住永远不要用“后现代”(postmod-ern)这个词,因为它表示过时与乏味之极。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