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旧藏文征明书法手卷现身匡时春拍中国书法专场

“明四家”之一文徵明的书法长卷将亮相的的匡时春季拍卖会的中国书法专场。

面对拍卖机构和拍卖会越来越多的情况,匡时将战略调整为拍品细分化的方向。2006年推出的印章专场、佛像专场是从以往的书画、瓷杂大类中剥离出来,细分之后拍卖公司的针对性服务更加精准专业,市场满意度提高。

今春匡时将继续延续这样的思想,计划开辟两个新的专场,一个是为纪念艺术大师齐白石逝世五十周年的“齐白石书画印精品专场”,另一个则是公司总经理董国强的专业——中国书法。

通常人们会认为书法家出身的董国强在设计“历代中国书法专场”时是出于他的书法情结,对此董国强坦陈,情结是有,但更多、更重要的是对市场的判断。从文化意义来说,书法对汉文化的代表性要超过绘画,而从市场角度看,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应该有对等相应的价格来证明。书画市场里有句话叫“好字不如烂画”,多年以来除了少数几位,历代一流的大书家的价格与其同期的画家相比都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这个价格空间长期被市场忽略。

在匡时的“历代中国书法专场”中,将有一百件明清以降各书法流派最具代表性的书家作品参拍。最重要的一件就是著录于清代皇家书画收藏典籍的《石渠宝笈》初编的“明四家”之首的文徵明书法长卷《行草七言诗》。本品纵34.7厘米,长548.9厘米。这件书写文氏自作七言律诗的巨制是1548年夏天,79岁的文徵明应顾姓友人之邀所作。如此宏大的场面出自年将耄耋的老人管下,“人书俱老”的境界不能不令人叹服作者的艺术功力和创作激情。本品后有明代著名文人钱谦益跋,入清之后收后皇宫,上钤乾隆、嘉庆、宣统三位皇帝御印六方。董国强表示,希望以在这件重头拍品的带动下,匡时的书法专场首拍可以达到预计的效果。

责任编辑:maggei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