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苏富比举槌:清雍正官窑釉里红玉壶春瓶拍得逾96万欧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示中国宋代黄皮和田玉貔貅把件(市场估价为1.2万至1.5万欧元)最终录得78.1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40万元)。图片来源:苏富比。


中国文物网6月14日编译报道:苏富比于6月12日在法国巴黎成功举办了亚洲艺术精品拍卖会,各类藏品奇珍荟萃,引发藏家激烈竞拍。苏富比亚洲艺术部负责人卡洛琳•舒尔滕表示,本次拍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再次表明几经甄选的罕见瑰丽珍品对广大亚洲藏家而言仍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此类藏品不但出处明确、保存完好,而且估价也十分符合市场预期,因此迅速成为拍会中的有力竞逐佳品。

清雍正官窑釉里红玉壶春瓶(估价为3万至4万欧元)成为此次拍会的领衔珍品,最终以96.1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787万元)的高价拍出。

由克劳斯•穆勒 (Klaus J. Mueller,1923-2010) 珍藏的罕见宋代黄皮和田玉貔貅把件紧随其后,创下本此拍会的第二新高,录得78.1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40万元)。

其他玉器藏品也同样是精彩纷呈、亮点频现,引得拍会现场高潮迭起。清乾隆镀金青玉菩萨像(估价为3万至4万欧元)身佩黄金珠宝、头戴精致毗罗帽,造型别致、华彩非凡,最终竞得25.3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07万元)。清乾隆檀香玉书拍得36.1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96万元),超过其拍前估价逾三倍(估价为8万至12万欧元)。中国古代白玉巧色螳螂录得6.1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0万元)。

此外,精美的佛教造像藏品和绘画艺术品也引发了广泛关注,罕见明宣德铜鎏金千手观音造像 (1426-35) 竞得28.9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37万元),远超其拍前估价(估价为8万至12万欧元)。17 世纪尼泊尔白莲花王观音像(估价为8万至12万欧元)是从丹麦私人藏家在20世纪30年代收藏的一系列镀金铜造像中甄选而来,最终录得21.7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78万元)。

据悉,由荷兰著名中国艺术品收藏家胡斯登 (Willem van Heusden, 1913-2009) 悉心珍藏的一系列藏传佛教唐卡备受青睐,其中18世纪佛教大师宗喀巴画像顺利拍得2.7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2.5万元),较估价高出逾两倍(估价为8千至1.2万欧元)。

一幅描绘年轻僧人的18世纪清代唐卡(估价为5万至7万欧元)原为法国私人藏家所珍藏,经几轮竞夺后,最终以13.35万欧元的高价成交(约合人民币109万元)。文人小件佳品清乾隆象牙笔筒(估价为5万至7万欧元)也现身此次拍会,录得18.1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48.5万元)。(中国文物网编译报道)

责任编辑:lyn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