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经典名作《后赤壁图》亮相匡时
傅抱石 后赤壁图
北京匡时2013春拍即将于6月初拉开帷幕,近现代书画部分将有一件傅抱石的巅峰力作《后赤壁图》亮相。此作为傅抱石1946年在金刚坡下所作,自1978年以来出版著录多达十余次,堪称为傅抱石传承有绪的经典名作。
金刚坡时期是是傅抱石饱览峨眉青城、长江嘉陵之胜景,在山势回环,江流湍激观察构思不断将其个人技法成熟、完善的时期。金刚坡时期也是傅抱石在重庆艰苦的八年,艰于避难时期的条件,此时期作品普遍以“小幅”作品居多,而这幅作品达到8.4平尺,可称得上是傅抱石金刚坡时期罕见的力作。
画面中有两处悬崖峭壁,较远的一处主要以大面积墨色渲染而成,层次分明;近处悬崖陡壁除了有墨色的渲染更是用了他最喜爱的劈头盖面般的独特皴法“斫笔皴”;江面以留白的形式和岸边率性的平涂渲染也没有丝毫的突兀;苏轼等三个人物面部细节勾勒细腻清楚,神态自然;衣服线条灵活生动,袖袍与帽带随风鼓动,将峡谷中那冬天大风的劲感也表达的恰到好处;近景用简洁干练的中锋勾勒出粗细交叉的秃枝杈,正是诗中情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后赤壁赋》表达了陶然忘忧、随缘自适的自由天地。“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诗情与画意相通,为金刚坡时期“构写前人的诗词,将诗的意境,移入画面”的典型代表。
题跋上的1959年也是具有意义的一年,傅抱石先生和关山月先生共同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合作绘制出巨幅山水《江山如此多娇》。我们可以想见当年的傅抱石先生看到这张旧作,想起抗战时期,自己当年因战乱不得已搬到祖国后方,人民生活困苦,自己空有一身爱国热血和一颗赤字之心,却只能在画中愤时忧国之慨;而1959年时到处都能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已经旧貌换新颜,全国上下团结统一、繁荣昌盛的喜悦。可以说,1946年的傅抱石是将自己的爱国之心,生活之情,写景之笔,在取得自然之妙趣同时,更多的将金刚坡时期生存的苦难,刻苦的坚持,生命的奋进,融于这幅《后赤壁图》中。
拍品详细信息:
傅抱石(1904—1965) 后赤壁图
纸本立轴 1946年作
138×68cm
出版:
1、香港《美术家》杂志第三期,1978年8月。
2、《傅抱石画集》P6,中华书画出版社,1980年3月。
3、《名家翰墨》第19期,香港翰墨轩出版社,1991年8月。
4、《名家翰墨—历史故实》A10,P88—89,香港翰墨轩出版社,1995年。
5、《傅抱石画集》挂历7-8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6、《傅抱石书画集-上卷》P122,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年11月。
7、《傅抱石精品画集》图版16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8、《傅抱石大典》P139,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7月。
9、《傅抱石的世界》P298,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12月。
10、《傅抱石全集》第二册P228—229,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2月。
著录:《傅抱石年谱》P21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