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拍回顾-中国学院写实杨飞云华丽收场
2012年春拍,1988年人体艺术大展精作亮相北京保利,人们瞬间沸腾,那个年代曾经震惊、感动过我们的作品,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画笔凝固住了时间,大展曾经的轰动历历在目。被大展画册选作封面的前市场时代的巨迹《静物前的姑娘》夺人耳目,历经了四分之一世纪的沉淀,像佳酿的陈酒一样,更加令人感到勾魂摄魄,回味久远。杨飞云老师的艺术水准在这幅画上发挥到极致,画面凝聚的感染力异常震撼,朴实无华的形象,端庄典雅的气质印证了先前所谓的“健康之美方为大美”的美学准则。这幅最具焦点性的作品最终以3450万元天价被藏家珍藏,叹为观止的欣赏这幕,无疑为这位以纯净的古典主义美质而享誉中国画坛的扛鼎人物杨飞云老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认知与解读。随后喜爱杨飞云作品的藏家也通过各种渠道向我们询问杨飞云作品事宜希望我们能找到更多他的代表作。这些使我们更加深刻的感触到,市场起伏并不能影响藏家错失好作品,在这样的时期,藏家会更为理性的判断,收藏最具价值及艺术鉴赏性的经典作品。而深度挖掘、潜心研究,寻找被深藏的优秀作品便成为我们不可松懈的职责。
自六月起,我们便踏上了寻找杨飞云作品征程,经过四个月的走访研究,精心挑选,我们最终征集到杨飞云老师从1988年到2009年的十件作品,涵盖了他从单纯到精炼、到深邃、到厚重的所有创作精品,二十年时间稍纵即逝,青春似水年华,一场“理想的青春—回望杨飞云二十年重要作品专场”孕育而生,完美的呈现了杨飞云仰望崇高与理想的艺术之路。十件作品不分仲伯,张张精彩,当我们将这些作品呈现在保利博物馆的时候,画面中那种宁静、优雅、质朴、纯粹的美再次打动了观者,他那承继西方古典艺术传统人物画中,流溢着一个当代中国画家在20年的创作生涯中,因感领一种伟大的精神而生发出来的光荣的美。艺术家用真诚的心灵来感受万象世界,感受艺术,感受文化,感受所谓的传统,这也是杨飞云老师最能打动我们之处。当我们把杨老师请来做专题访谈时,他再次面对这些像家人般久别重逢的作品也不经动容, “它可以一下把我带回到当时画画的情境里去”他说,杨老师曾带着这十件作品,参加他2001年到2003年在台北、香港、北京、上海、南京、四川等地的大型个展巡回展,感情与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杨飞云 方式

杨飞云 荷花屏风
真正优秀的写实艺术总是能在形式感和精神性的追求中相得益彰。杨飞云70年代末怀着朴素、纯真的对艺术的追求进入讲究严谨写实的中央美院油画系一画室,并从此将古典写实艺术奉为信仰。在央美学习时,杨飞云就显露出了极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品位,毕业后即留校任教。1988年的《少年》既是他任教时所作,在鲁美的材料技法班上,杨飞云跟随法国老师伊维尔,首次尝试透明画法,用画笔展现了一位青年男子独特的精神气质。构图精炼单纯,线条浑圆流畅,色彩厚重凝练,是杨飞云“理想美”的典型作品,看过的藏家无不为它的独特而惊异。在拍场上,场内一再角逐,最终以184万高于底价两倍多的价格拍出,全场沸腾!紧接着1991年创作的《女人体》,摈弃浓妆奢华,色调上显出有如中国茶般质朴清新的作品,80万被新买家慧眼买走。2000年的《几块衬布》,138万成交,1998年的《自在》,414万成交,场内买家对这十件杨飞云作品的争夺进入越来越紧张的氛围。同一年创作的《方式》,是杨飞云少有的双人构图的作品,画面中二人传递的安逸平和的状态让我们联系到文化宗教中众多的二元关系,这些人类的终极问题,在杨飞云的这件作品中以一种完整、平衡的形式呈现了出来。不负众望,这件也最终以460万的高价成交。1995年创作的《荷花屏风》,可谓揭起了杨飞云之夜的高潮,这件最能代表杨飞云艺术个人风格的作品。金字塔的构图结构、画面色彩延续了古典油画的典雅,又承接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浓浓古意。作为西方古典绘画的追随者,杨飞云用一个生活在中国当代画家特有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古典写实”这一西方艺术的大传统是如何在东方当代社会的语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又是如何与中国古代绘画传统交流碰撞、和谐共存的。从450万起拍,经过三十多次的竞价,最终以1725万的高价成为整场焦点。当人们的思绪还沉浸在这件带给的兴奋中,1995年创作的《黄猫》345万也被藏家隐秘的拍走,1994年的《走神》368万,1997年的《坐着的女人体》368万,2009年的近作也以322万成交。这场《理想的青春—回望杨飞云二十年重要作品专场》大获全胜,全数成交!
在这种市场背景下,往往是考验艺术品的真正价值的时候。因为,市场趋冷的时候,买家更是持谨慎态度,甚至以挑剔的眼光看待拍品。而此时藏家对于这个专场给予极大的关注和肯定,更加说明了无论有着怎样的变化,其价值必定得到市场相应的体现。杨飞云老师的绘画作品是我国写实油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代表了我国学院绘画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是我国油画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此次杨飞云专场的成功是我国油画教育体系的成功,是我国写实油画的成功,也更加为这个风云变幻的艺术市场打入一剂强心针,真正的好作品永远是经得起考验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