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勇:资源枯竭是艺术品拍卖行业最大的制约

12月20日下午,第四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暨芷兰雅集2012年度峰会在北京举办。 结合去年秋拍之后艺术市场中的40%缩水说和今年拍卖界整体遇冷的市场表现,将主题定为“问底”调整期,来自国内拍卖界、收藏界、法律界、金融界、艺术市场研究和观察的众多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讨论、总结2012年艺术市场。

“问底”艺术品市场,艺术品是会场确实在调整,去年这个时候大概说这个话的时候有风险,今年说这个话已经变成一个事实。看起来市场是拐了一个头,从一路高歌猛进到调头了,好像被腰斩了一下,说起来也蛮狠的了。但是多少也是事实,特别是冲在一线的大公司,这种感觉特别明显。这个调整到什么时候结束呢?或者说调整是不是已经到位了?我们要看这个调整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次调整的目的是什么,或者由于什么引起的调整,有没有解决的方式。

目前这个调整主要还是,虽然说有经济危机,有金融海啸2009年那一段,一直到现在。看来看去还是市场上好东西越来越少,就是资源枯竭的速度太快了,很多人花了很多的钱,甚至很贵的钱买走了市场里面非常珍贵,非常好的那一部分艺术品资源的时候,就把它沉淀下去了。当后面的人再花更多钱买的时候,发现没有前面人的东西好,应当说资源的迅速枯竭是不支持我们行业或者是行情继续往前发展的一个最大的制约。

还有没有新的资源补充给我们市场的?目前看不到。以保利拍卖为例,虽然赵总跑了16国,非常辛苦,以前只要在中国找找就够了,后来到香港、台湾找找也行,新加坡,跑得远一点,日本、新加坡,现在跑16国才能凑一场拍卖会,特别困难,保利拍卖一年花2.8亿来做全球的征集,说明现在的难度越来越大。

资源的迅速枯竭不支持我们高歌猛进的向前推进行情,只有回头了。回头以后再怎么办?是将来很长时间之内不断拷问我们的一个问题,今天也没有看到很好的方向。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