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档案拍卖引波澜
即将在今年12月匡时秋拍中亮相的“南长街五十四号梁氏档案”,在拍卖前期就引起轩然大波。近日,梁启超直系后人发出声明,称北京匡时将拍卖的 “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违背梁启超生前所说遗作都应捐给国家的意愿,故与他们无关,并指出南长街54号并非梁启超故居。对此,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告诉记者,这批档案确非来自梁启超的直系后人,而是梁启超的胞弟梁启勋的后人收藏。
梁启超直系后人发表声明
据《新京报》报道,9月17日,北京匡时在京宣布“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将亮相秋拍,包括信札、手稿、书籍、家具等近千件,总底价为5000万元。
不过对 “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拍卖,梁启超直系后人并不认同。日前梁思礼(梁启超之子)、梁再冰(梁思成之女)、梁柏有(梁思永之女)、吴荔明(梁思庄之女)发表声明称,对于此次拍卖活动的策划及其衍生活动并不知情。梁启超生前曾对家人交代,他离世后遗作都应捐献给国家,不能出卖。作为梁启超后代,“我们从未出售拍卖过梁启超的文稿和物品,此次违背梁启超意愿的拍卖行为与我们无关! ”
梁启超直系后人同时还指出,南长街54号并不是梁启超的故居,而是梁启勋的故居。
拍品是否为梁启超遗物成疑
由于梁启超直系后人所发表的这份声明,此次上拍的 “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中究竟有多少档案与梁启超有关便打上了问号。
对此,董国强告诉记者,这批档案确非来自梁启超的直系后人,而是梁启超的胞弟梁启勋的后人收藏。而北京匡时还专门就此发出声明称,“如果‘梁氏后人’的说法给梁启超直系后人带来了困扰,我们深表歉意。 ”
董国强指出,拍卖的主体部分,如手稿、信札最主要的是梁启超的,其中包括梁启超写给梁启勋的240封通信,梁启超和梁启勋的手稿十余种。至于家具和没有梁启超批注的藏书,若无历史资料证明确实跟梁启超有关,北京匡时都会注明“据梁启勋后人讲是梁启超用过的”。
两兄弟后人关系疏远
梁启超1929年去世,生前与梁启勋关系十分密切。后者仅比梁启超小三岁。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梁启勋则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经济。梁启超结束流亡回国后,梁启勋随行左右,帮助梁启超打理公私事务。梁启超在写给女儿梁思顺的信中曾感叹:“汝二叔现在为我身边刻不可离之人。每日代我会客办事、出纳金钱、管理寓中诸务,亦无一刻暇。 ”上世纪20年代,梁启超因病住院,生活上更离不开梁启勋的照顾。梁启超长子梁思成与林徽因二人结婚的文定大礼也是梁启勋在“南长街54号”帮助操办的。
不过,这种密切的关系并没有在其后人当中得到延续,事实上,梁启超后人同梁启勋后人已经没有了来往。而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是梁启勋在抗战期间曾出任伪职。梁柏有回忆道:“抗战期间,梁思成带领弟弟妹妹,跟梁启勋断绝关系,当时我们正在上中学……”
这段历史导致两家人的隔绝,正因为如此,梁启超后人对拍卖方在宣传措辞中用笼统的“梁氏后人”感到不满,希望对方能在措辞上更加严谨。
梁启超子女遵遗嘱捐献文物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逝,其子女遵其遗嘱,将他在天津“饮冰室”书斋的全部藏书2831种、41470余册捐赠给北平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前身)。 1997年4月,少量梁启超文物又被其子女捐献给第一历史档案馆。
据梁思礼回忆,梁启超曾跟后人说过,他的东西要捐献给国家。因此,梁启超后人从来没想过梁启超的东西会被拍卖。
“现在别人要卖,我们感到遗憾。 ”梁思礼说,“我们只是想表达我们的态度,希望把历史交待清楚。至于拍卖本身,和我们没有关系,也不想挑起什么争端。我们这次把态度说清楚了,今后不想再说。 ”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