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嘉恒07秋拍综述




回望07年如火如荼进行的秋拍,让人不禁感叹,今年书画有点暖!
借着暖意,江苏嘉恒07年秋拍将于08年1月6日上午在南京维景大酒店举槌。此次秋拍,嘉恒既秉承了过去的传统,又有了新的突破。中国书画作为重头戏被放在了拍卖的风口浪尖上,这一举动即是对过去中国书画走过的历程进行的里程碑似的敬礼,也是抓准了中国书画市场回暖的契机,让暖意逐步扩大的主动出击。
大师精品齐聚
今年秋拍的中国书画专场,江苏嘉恒精心准备了吴冠中、傅抱石、张大千等几位大师的作品。其中《水乡》,是吴冠中在90年创作的作品,也是一幅极具他个人特色的墨彩画。乡村的题材,景物的轻描,和谐的氛围,具体的影象已经从中剥离,厚重的墨汁点化出层层的落户,平静的小河把两岸的居民自然的分开,淡淡的彩汁引申出喜乐的气息,生活场景被刻意的浓缩。画中,他尽情的发挥了用笔与“泼墨”的能量造成了类似后期印象派的平板,概括而不抽象的效果,近乎速写的作品,优雅自如地将画家的意境描述出来。傅抱石在艺术上崇尚革新,他的艺术创作以山水画成就最大。他的人物画受顾恺之,陈老莲的影响较大,但又能蜕变运用,自成一格。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以古代文学名著为创作题材,用笔洗练,注重气韵,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
傅抱石的扇面也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在扇面中,傅老将人物和风景合为一体,给人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人物以形求神,刻意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虽乱头粗服,却矜持恬静。这幅画人物的线条极为凝练,勾勒中强调速度、压力和面积三要素的变化,不同于传统沿袭画谱的画法。另外,画中风景的刻画技法很自然的与自己的人物画相互辉映,一改清代以来的人物画画风,显示出独特的个性。
张大千被誉为20世纪最为传奇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江苏嘉恒此次准备的张大千《山水》是其早期研习石涛和八大山人的作品风格而作,但亦有自己的突破,虽然跟张老后期的色彩鲜明的画风不一,但是正是因为这种转变之期的少数作品才显得弥足珍贵。枯枝,大片的留白,轻轻的勾勒,重重的倒影……所有的这些让冬天的萧瑟和冷清显露无疑。在国画中,我们很少看见冷清的场面,大多是春夏的姹紫嫣红,或熟秋的满眼落红,或大冬遍地的瑞雪,而很少有人去描绘凄凉冷气的初冬,因为初冬的景色太过凄凉和单调,或者说过于悲观和伤。但是张大千却敢为常人不敢或不愿为,这是画家对四季的敏感,也是画家对景物的人文关怀,更是画家彰显自身特色的独到之处。
金陵画派荟萃
南京作为十朝都会,文化遗存丰富,文化积淀深厚。以傅抱石先生为代表的“新金陵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草圣”林散之为代表的书法艺术代表着当代书法艺术的最高峰;当今以新文人画、当代水墨、新工笔画为主体的江苏画坛在全国的艺术界继续保持重要影响。“新金陵画派”和江苏当代书画无疑是本场拍卖的重点,囊括了诸多名家名作,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钱松喦、宋文治、亚明、魏紫熙以及同时期的陈大羽、林散之等人的数十件精品集中亮相是本次拍卖会的一大亮点。
钱松喦作品共计上拍四件,均经过萧平的鉴定或正式出版过,为广大买家吃了一颗定心丸,体现了嘉恒一贯的以诚信铸造品牌的经营宗旨。《百禄长春》由钱松岩在其80多岁高龄游历万寿山从中感悟而创作出来的。“柏、鹿”的谐音“百禄”,根据辞海的解释“禄”有“福”、“运”的意思,而中华传统的五福包括“福、禄、寿、喜、财”,“禄”又恰在其中,而柏树本来就寓意着长寿的意思,希望钱老的“百禄”能为藏家带来平安和吉祥。钱老在作画上十分讲究构思和细节,无论是宽心写意,还是细心绘景,钱老总能展现出其不凡的用笔技巧。如果说,他的《百禄长春》,平淡的墨笔带给我们的是构思惊喜,那么这幅色彩丰富跳跃的《山水》,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视觉享受。这幅画也被出版在《钱松喦画集》中。
林散之的书法被称为“散体”草书。他的字极其讲究线条,重视用笔。在今年嘉恒的秋拍中,将会有数幅林老的书法作品参拍,作品皆是林老存世的精品,其中有一幅林老的手卷,用笔极为讨巧,变幻的圆弧,一改以往一气呵成的长蛇技巧,值得各路藏家期待。
林散之的绘画受黄宾虹影响很深, 60年代山水清秀,设淡彩,70年代山水开始浑厚华滋起来,善用水墨,枯湿浓淡随意点染,笔法更加娴熟用心。这次的拍品《山水》是林老晚期的作品,水墨浓淡有致,层层浸染,随意中更显巧妙的构思。林老的山水作品存世很多,价位相差也大,精品价位奇高,在江苏嘉恒07年春拍中巨幅山水画拍出132万的全球天价,林老书画作品的价值再次得到肯定,其巨大的收藏价值也逐渐被各路藏家所认识,这幅林老的《山水》是江苏嘉恒为各路藏家精心挑选的作品,相信能一饱大家眼福。
红色经典再现
“红色题材”是中国艺术王国里特殊的门类,是一种用艺术反映政治、领袖、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红色题材”对收藏者而言也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指1949至1976年间描绘革命领袖和英雄题材的作品,但从近年来的拍卖情况看,这个定义并不能完全涵盖,一些反映近期历史题材的艺术品,也被列入了“红色题材”的范畴。
江苏嘉恒在今年的秋拍中为广大藏家推出了多幅“红色经典”。
《景冈山朱砂冲》是宋文治“红色题材”的代表作,也是红色题材中鲜有的经典作品,宋文治一生治艺,青年习古、中年出新、老年求变,不断推陈出新,从而形成了“细宋”、“粗宋”、“小泼彩”三种风貌。
《龙源口》是魏紫熙于1975年12月至1976年1月赴井冈山、安源、庐山写生重要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不是单纯的对景写生,而是把写生稿加以创作而成。采用了前实后虚,前密后疏的创作手法,密处繁而有序,疏处松而透彻,磅礴中蕴含着清新秀美。缕缕盛开的桃花簇拥着村庄,小桥跨溪而过,潺潺溪水宛若耳边响起,绿色整齐的田畴,展示出经过战火硝烟洗礼后井冈山下迷人的秋日风景。《龙源口》是30余年前出版的,1977年9月与《黄洋界》等作为井冈山写生16幅组画,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各地。此后作为重要条目写进魏紫熙艺术年表。可以预见,随着时空的远去,《龙源口》将更加彰显出她的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
《黄洋界》是毛泽东纪念堂巨幅黄洋界的小样,魏紫熙之子,著名画家魏镇先生专门题跋:“此黄洋界是家父魏紫熙先生一九六七年井冈山写生所创作的第一幅小稿,是巨幅作品黄洋界的雏形,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一九七七年九月此作公开发表,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时出版的还有《龙源口》、《井冈山主峰》、《茅坪写生》等十六幅,后来被称为“井冈山写生十六幅作品由江苏出版”收入魏紫熙艺术年谱。七十年代是魏紫熙艺术造诣、身体素质、创作激情、绘画质量四位一体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魏紫熙赴井冈山等地写生一共画了两百多幅,黄洋界是他最满意的一幅。
今年是共产党成立86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1周年,“红色题材”的再度升温可以预见,另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藏家对“红色题材”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其鲜明的时代面貌,以及精湛的技法,是目前许多当代藏品所不能及的,因此市场的投资热情日趋高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