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秋拍设立“明清古书画专场”

2007年西泠印社秋拍将于12月19日举槌。在此之前的12月11日、12日,在上海静安希尔顿酒店将进行预展。此次秋拍的最大看点是在国内首次设立“明清古书画专场”,450件古书画拍品占了全部拍品的四分之一。

近年来,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有种奇怪的现象,当代艺术的拍品成交价格和成交量直线上升,而古代艺术的拍品则持续低迷。业内专家直指这里面不乏炒作的因素。而“明清专场”的开设,则被看作是古书画寻求振兴的一次努力。

西泠印社会员、资深古书画鉴赏专业人士袁慧敏对照图录,介绍了一些重要拍品。比如说王鉴的《仿古山水册》,王鉴乃清初著名画派“四王吴恽”六家之中的一家,而《仿古山水册》正是其代表作。这幅绘画作品品相完好,气韵不凡。但在拍卖之前,也只敢估价280万元,足以说明古字画市场的低迷不振。

在与现当代艺术品拍卖的较量中,古代书画无疑处于劣势。一些业内人士曾经表示,古字画价格上不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历代赝品众多的影响。另外,古代字画创作者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大多已经盖棺定论,资本的可操作空间相对较小。相比当代艺术,其资本投机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虽说这些流传下来的古代书画,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留存不易,价格却始终未能和其价值相匹配。

袁慧敏认为,造成现在古书画拍卖劣势的原因还在于,现在钻研古代书画的人太少。其宏观背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流行文化冲击下的弱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泠印社“明清古书画专场”的设立,颇有一些寻求古典艺术振兴的意味。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