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风秋拍摇铃樽再创记录 掐丝珐琅热度不减

本场瓷器拍卖的重点拍品——“青花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樽”,由于此类拍品存世量稀少,历来身价不菲,因此倍受关注,在激烈的角逐后以1920万元成交。香港Sotheby’s 2005年拍卖有同类一件,以1244万元港币成交。而短短两年时间又创造了新的纪录,可以看出此类艺术品以后在市场上的升值潜力和升值空间将不可限量。由于此件摇铃樽是目前拍卖上所见品相及釉里红发色最好的一只,包括上海博物馆所藏“清康熙釉里红团花纹瓶”,其釉里红也略为晕散,不如此只。可以断定在几年以后此件青花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樽再次出现在拍卖会上,一定会再创佳绩的。

近年来中国古代工艺品市场气势如虹屡创佳绩,各种单项都创出纪录,前不久,佳士得拍卖行在巴黎举行了“TheJuanJoseAmezaga珐琅器珍藏”拍卖,其中一对清乾隆“掐丝珐琅胡人俑”拍出了652.8万欧元的高价,刷新了掐丝珐琅器的世界拍卖纪录,将其收入囊中的是著名伦敦古董商埃斯肯纳兹,随之带起海内外掐丝珐琅器价格上涨的热潮。随着国外各大拍卖机构对掐丝珐琅器的热推,其自身原有的价值也得到了释放。所以本公司也决定首次在国内推出掐丝珐琅专拍。

本次推出的“震古烁金——德风馆藏珐琅专场”,受到了众多收藏家的关注。其中一件明万历“掐丝珐琅缠枝菊纹六方盒”以370万元成交,在国内再创高价。此盒之所以能拍到这样的价格是因为它的稀有性,全世界此种纹样的盖盒就三件,其它两件现存故宫均为圆形,制作工艺不如这只复杂。还有据此拍品原持有者提供,此盒为圆明园遗珍之一,刚在香港苏富比“镂月云开圆明遗珍”专场中拍出的一对清乾隆御制铜胎掐丝珐琅春寿宝盒成交价:HKD11,527,500。也是圆明园遗珍之一。可以看出这只六方盒在近两年内还会有很大的增值空间。

明、清两代由于金属胎珐琅器制造工艺复杂,釉料配制和烧造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所以这种珍贵的珐琅制品很长时期主要在宫廷中制作,供皇帝及皇室享用。和瓷器同种造型的掐丝珐琅器,制作工艺要比瓷器多10-20倍。故宫藏瓷约几十万件,掐丝珐琅器约6000件左右,流散在外的也就3000件左右。而如今拿市场上的价格相比,相反同类的瓷器是掐丝珐琅器的10倍甚至更多。可见珐琅器的市场前景无限,升值潜力会很大,将成为众商家及藏家推崇的主题。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