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又现“皇帝新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油画《九方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国画《九方皋》

起价2000万元的徐悲鸿油画《九方皋》,以8900万元落槌,本该皆大欢喜,却在成交之后引来一场议论:买卖双方一致认可的真画,被不少业内人士直指是假画,这是“鉴定观点不一”还是“拍假+假拍”?

尚未找到出处的画作

徐悲鸿1931年油画作品《九方皋》是上海宝龙春拍主打拍品,图录原文标注:“《九方皋》画作最早发表于1934年《美术生活》第七期”。有心人一查,此条注解针对的是国画《九方皋》,并非油画。国画《九方皋》现存徐悲鸿纪念馆。至于“从天而降”的油画,拍行称系德国收藏家约翰·拉贝珍藏,曾参展十多次,由于拍行未能出示展览资料图片,被指“身份不明、张冠李戴、夸大其词”。

按说,画作真伪存疑,最该着急的是买家。然而,《九方皋》买主张振宇却和拍行站在同一战壕,坚称画作没问题。与天价拍品成交过程一向低调的传统不同,还没拍卖前,拍行就传出消息,张振宇要来买徐悲鸿的《九方皋》,可谓事先高调且张扬。据悉,不久前以1.26亿元买走李可染《韶山》的也正是张振宇。

谁来为真伪下定论

油画《九方皋》出自徐悲鸿之手,还是一幅拙劣的国画复制品,迄今尚无人敢下断言。曾为油画《九方皋》提供修复的上海大学油画材料与修复艺术工作室人员称,工作室只负责修复,不负责鉴定,对于油画真伪,没有发言权。有媒体报道,徐悲鸿之子徐伯阳记载,徐悲鸿以《九方皋》为题材作画,前后有19次之多,其中就有油画《九方皋》。但徐伯阳的“前科”导致他在拍卖圈记录不佳:他曾为成交价7280万元的《人体蒋碧薇女士》背书,“确系徐悲鸿真迹”,被中央美院首届研修班学生联名指正,“这幅油画是当年学生习作”。最有发言权的画家家属,信誉含金量打了折扣,真假也成了无头公案。只要买卖双方没有异议,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外界议论再多,也是“纸上谈兵”,终究阻挡不了天价的诞生。

天价拍品有了新去处

文化部近日发布《2011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去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增长率24%,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名列世界第一。

可惜“第一”背后,让人看不懂的地方太多:齐白石《百虾图》还没开拍,就已公布卖了1.2亿元的新闻;子虚乌有的汉代玉凳拍了2.2亿元……一连串巨额成交价伴随着“拍假与假拍”质疑。卖假货的好处,一望而知。

明知是假,买方甘做冤大头参与假拍,原因不一而足:有的为了扬名做广告、有的为了洗钱避税,有的为了制造虚假纪录,下次再买能有好价钱。

成交价4.368亿元的《砥柱铭》也被质疑为假拍,逼得拍行晒出780万元纳税发票,以证清白。时隔两年,《砥柱铭》有了下落,买家王耀辉用它为抵押品,发行艺术信托产品募集资金4.5亿元,有赚无赔。今春苏富比起诉买家任春霞追讨成交款,她拍的三件作品已有两件在文交所上市交易,左手换右手速度之快令拍行生恐夜长梦多,无法收到回款。

天价无可厚非,只要物有所值。值不值,该信买家、卖家还是围观者的判断?恐怕不是拍卖槌能够一槌定音的事。

责任编辑:X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