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永乐2011秋季拍卖瓷器及艺术品精品赏析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尉露) 永乐今秋的重要明清瓷器、金锭及工艺品专场将为藏家呈献一批瑰丽瓷藏,件件经得起推敲。令人瞩目的珍品中,有明永乐时期的青花内府梅瓶(lot 023,估价人民币7,000,000-10,000,000)、明洪武时期的釉里红缠枝牡丹菊纹大碗(Lot 021,估价人民币8,000,000-10,000,000),它们凭借清透莹润的釉色和典雅大方的设计获得永乐专家的高度评价。

明永乐 青花内府梅瓶 品相:请索阅品相报告出版:《收藏家》杂志1998年第二期封面,内页32、33 35.5 cm 高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牡丹菊纹大碗 品相:请索阅品相报告来源:英国伦敦著名古董商埃斯肯纳茨(Eskenazi)旧藏 展览:「元及早明青花瓷器展」,伦敦Eskenazi, 1994年6月7日-7月8日, 编号5 出版:《Eskenazi-元及早明青花瓷器展》,1994年,页24-25,编号5 40.9 cm 直径
明代永乐时期的青花内府梅瓶极为罕见,目前全世界仅存五件,另外四件分别为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台北故宫和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所宝藏,未见有收藏家收藏同类品之记录,是为珍罕!梅瓶造型古朴端庄,胎体较常见的永乐器为重,应为永乐早期制品。瓶肩部以进口苏麻离青料书写楷书「内府」二字,字体饱满挺健,青花发色纯正,色料深入胎骨。全器满施泛青白釉,积釉处釉质肥厚,莹润如玉。足际胎釉交界处火石红明显,圈足矮浅,砂底细密,局部有极浅淡的火石红色。
与另四件永乐内府梅瓶比较:台北故宫藏品从未见图片出版,秘藏馆内至1996年始公开展示,目前与该院其他宋明清珍品同列为常设性展品,《故宫瓷器录》中有文字记载。称其「官窑甜白梅瓶,菜三七四(千字文编号),敛口卷边,丰肩,敛腹,浅圈足。胎质较厚,面施白釉,肩上有青花书‘内府’二字。底足均露白胎。高三七点三公分,深三五点七公分,足径一五点零公分,腹围七五点八公分」,该器形制独特,为外撇式圈足,原配白釉摇铃式盖,亦被学者认为属「宫廷内府所烧制,遗存甚少」。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两件青花内府梅瓶,一件通高34公分,一件通高33.2公分,均配青花缠枝卉纹盖,于1930年代流入日本,后为安宅产业株式会社所有,属于日本所藏中国艺术品中世界知名的珍品。1980年由住友集团出资捐赠与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此内府梅瓶以其特殊形制与款识,向为国内外博物馆所重,未见有收藏家收藏同类品之记录,是为珍罕!
明洪武时期的釉里红缠枝牡丹菊纹大碗,为少见的明代早期釉里红大尺寸品种,出自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的购买者、著名英国古董业者乔瑟普&S226;埃斯肯纳茨1994年“元和明早期青花瓷器特展”(编号5),为世界少有的洪武釉里红大体量作品。釉里红自元代创烧以来,至明初渐趋成熟,器烧成难度大,多数器物呈色灰暗。明洪武釉里红器装饰以植物题材为主,其植物种类之繁多,内容之新奇,是以前各时期所无法比拟的。拍品碗型硕大,保存至今,品相完整极为难得。内外壁皆以釉里红装饰花卉纹,内壁绘缠枝牡丹,外壁绘缠枝菊花,碗心圆形开光及四组如意云头式开光,其间均绘折枝菊花纹。内外口沿分别辅以卷叶纹、海水纹等边饰。运笔娴熟有力,线条流畅自如,颇有章法。釉里红发色较灰暗,碗底部不施釉为沙底,露胎处有明显的火石红。
在本场的热荐中,还有很多难得一见的珍瓷罕物,清雍正的斗彩暗八仙双寿桃纹碗(Lot 055, 估价人民币2,000,000-2,500,000)拍品制作精良,胎薄体轻,釉面光洁。外壁斗彩绘暗八仙纹饰,辅以如意贯套纹,碗心两道弦纹内彩绘折枝寿桃,桃实硕大,以红彩点染桃尖,突出质感。暗八仙为传统纹饰,以八仙手中法器暗喻指代,寓意祝颂长寿,与碗心寿桃内外搭配,应为清宫祝寿时用器。全器填彩准确,彩料细腻莹润,为雍正官窑斗彩器之精品,传世不多,十分珍贵。相同器物可见徐氏艺术馆藏品(参见《徐氏艺术馆.陶瓷IV.清代》,徐氏艺术馆,1995年)。为同一写款者署款。
此外,清道光时期的粉彩皮球花纹盖碗(Lot 087, 估价人民币2,200,000-2,800,000),源自道光时期山东潍坊陈氏家族旧藏,八套传世,较为少见。而其原装木盒,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瓷器包装相同,十分少见。碗形规整,胎质细腻,白釉温润。碗盖与外壁绘皮球花卉图案,构图疏朗,色彩雅丽,为道光官窑直接继承清雍正朝粉彩皮球花纹碗品种(参见《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S226;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页77)。盖纽内及碗底以青花篆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款识,为道光时期官窑精品,且同品种器极为少见,而是次八套重现人间,实属不易。皮球花,为清雍正朝创立的新颖装饰,又称团花、绣球花,呈不规则的放射状或旋转式圆形,以雍正时期最为流行,常见于瓷器与漆器图案装饰之上,而较少见之于道光时期官窑瓷器装饰。

清雍正 斗彩暗八仙双寿桃纹碗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来源:苏富比香港1980年5月20日,编号135 苏富比香港2004年10月31日,编号108 13.3 cm 直径

清道光 粉彩皮球花纹盖碗一套八件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 品相:请索阅品相报告(仅其中两套)来源:山东潍坊陈氏家族旧藏 10.8 cm直径
今秋的焦点中,“嘉窑御赏”单元将奉献一批精美的嘉庆时期的官窑珍品。嘉庆一朝的御窑场烧制是乾隆瓷器的延续,其造型样式、图案等均袭前朝旧制,有很多属于艺术精品。嘉庆官窑烧造为清代瓷器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既有“干嘉窑”之誉,又有“嘉道窑”之称(参见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紫禁城出版社、两木出版社,1993年,页293、298),为特殊政治环境之造成,亦极少见于中国数千年之陶瓷历史。
嘉庆一朝二十五年,其真正执政仅二十三年,而使得嘉庆御窑瓷器数量与咸丰、宣统两朝类似,皆为较少清代官窑瓷器烧造年代,故传世无多,而其制作水平则远在其他两朝之上。相信是次北京永乐秋拍嘉窑御赏专题,会为喜爱清代御窑瓷器的收藏家带来由衷的欢欣。
永乐本轮推出的“嘉窑御赏”,展现一批如清嘉庆柠檬黄地粉彩缠枝纹“佛日常明”碗(Lot 012, 估价人民币2,200,000-2,800,000)这样的嘉庆官窑瓷器精品,其意义非比寻常。清代宫廷崇信佛教,故佛教元素为宫廷制器的常见纹样。拍品形制与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相同(参见《宫廷珍藏 &S226; 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科学文化出版社,2005年,页378),造型精巧秀美,里施白釉,外壁黄釉为地,上以粉彩绘缠枝莲纹,花瓣开合有度,色彩绚烂,间以矾红饰四组金刚杵,缠枝莲纹间设圆形四开光,开光内以红色涡纹为地,以蓝料开光书「佛日常明」篆书吉祥语,书体俊秀雅丽,色彩明快艳丽,描绘工巧精细,十分精美,有浓郁的洋彩风格。
此式「佛日常明」碗创烧自乾隆御窑,据《清文件》记载,乾隆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将碹得画各样花卉木样四件并原样盘二件持进,交太监毛团呈览。奉旨:准照画‘佛日常明’字黄地青番花盘样式作七寸盘、五寸盘,大碗、小碗俱照此花卉样做。钦此。」乾隆之后成官窑定式,嘉庆、道光均有烧造,此对即为尺寸最小者,其制作风格与乾隆一脉相承,质量不在其下,成对保存,颇为难得。拍品器形、尺寸以及矾红篆书款,均与胡惠春先生捐赠上海博物馆藏品形制相似(参见《胡惠春先生、王华云女士捐赠瓷器精品选》,上海博物馆,1989年,页120)。
此外,一件清嘉庆 松石绿地粉彩福寿纹六方形笔筒 (Lot 013, 估价人民币1,800,000-2,200,000)也凭借新颖雅致的精美造型获得永乐专家在“嘉窑御赏”单元的大力推荐。御窑笔筒,为清代宫廷文房珍贵品类,在清宫档案中即可见到皇帝钦命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瓷制笔筒之记载。笔筒呈六方形,新颖雅致,寓有天下六合之意。内外壁皆施松石绿釉,外壁以粉彩绘缠枝番莲、蝙蝠、寿字纹、盘肠、变形夔龙纹等,寓意“福寿连绵”,至为吉祥。口沿描金,通体纹饰亦以金彩双线描边,其间以红、黄、蓝等色填饰,熠熠生辉,为清代乾隆晚期景德镇御窑厂仿铜胎掐丝珐琅品种。全器彩釉饱满,金彩保存完好,制作考究。纯净莹润的松石绿釉色与鲜艳的粉彩搭配,外加金彩勾边,相映成辉,可谓御用文房器的精美之作,为少见嘉庆官窑品种。

清嘉庆 黄地粉彩开光佛日常明纹碗一对 款识:「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来源:香港佳士得1991年10月1日,编号996. 10 cm直径

清嘉庆 松石绿地粉彩福寿纹六方形笔筒 款识:「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来源:美国布莱巴特旧藏 纽约苏富比1997年3月19日,编号321 北京嘉德1998年10月28日,编号1064 12 cm高
杂项方面,不容错过的一件珍品是清乾隆时期的粉彩雕瓷万国来朝图瓷板(Lot 068, 估价人民币3,000,000-4,000,000)。该瓷板胎质细腻,以近立体形式展现一幅八蛮进宝图景,生动异常,不为多见。瓷胎堆塑物象,复施各色彩料,画面丰富,五只红蝠飞翔于碧空,寓意「洪湖齐天」,群山逶迤,波光粼粼,花木婆娑,交相辉映,一行人身着异族服饰携宝前行,一派吉祥景象,寓意着乾隆盛世、万国来朝。乾隆时为应宫廷之需,开始制作大型瓷板用来装饰。由于瓷板受工艺制作的限制,只能平面烧造,烧制过程中极易变形,此前很少有大尺寸的瓷板存世。这件瓷板无论从雕刻到绘画,均达到了清代的最高水平,传世极少,十分珍贵。配雕花木框。

永乐还将继续为广大藏家呈献珍贵的古美术文献资料。过去的两季,这些涉及古代美术品研究与市场的文献,凭借丰富的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及历史文物性,在永乐拍场均有非常不俗的表现。
本季即将登场的精品中,一部西方早期记录中国瓷器的专著《中国瓷器》(Lot269, 估价人民币100,000-150,000)尤为珍贵。本书为19世纪西方出版的第一种中国陶瓷收藏图录,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与收藏及参考价值。大开散页装,原封面保存完好,极为难得。书前文共232页,介绍中国瓷器艺术,其内雕版印制瓷器插图,精微细密;书后附彩色与黑白图版32大页,以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并价格高昂的照相制版技术,结合雕版与绘画技法展现器物全貌,并根据所用印制技法,分别采用不同纸张印刷,图录中部分藏品如清乾隆粉彩转心瓶等器物,较为少见,应出自圆明园旧藏,具有较高的参考研究价值。全书历经一百三十余年,而书品保存仍然良好,甚为难得的。
此外,1970-2011年佳士得、苏富比中国艺术品拍卖图录940册(lot 256, 估价人民币500,000-600,000),为在国内历年所拍改项目册数最多的一次,希望会为国内收藏家提供有益的帮助。本拍品所含佳士得、苏富比图录为国内历来拍卖以来册数最多一种,内含佳士得伦敦、纽约、香港等地拍卖中国艺术品图录284册,苏富比伦敦、纽约、香港等地拍卖图录656册,总计940册,包括瓷器、玉器、鼻烟壶、漆器、工艺品等诸多门类,其中尤其以近40册的宫廷专拍,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宫廷艺术品于上世纪90年代的崛起过程,最为重要。此外拍品说明中标注来源、品相说明,于考察现今市场流传文物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曾在永乐春拍中以10倍于估价的价格拍出的1961-1969年出版初印的原函精装《故宫藏瓷》(lot 312, 估价人民币150,000-180,000)也将再次登陆永乐古美术文献拍场。这套《故宫藏瓷》三十三册全,原装书函,保存完好齐备。《故宫藏瓷》之编辑与出版早于台北故宫博物馆(1965年-)成立,系台北故宫文物最早之出版品,亦是故宫南迁文物自参加1935-1936年伦敦中国国际艺术展览会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成系列之出版。开本阔大,彩色大图精印,器底照片悉备,中英文双语解说,其中部分所选瓷器后因编选者改变而在之后的台北故宫出版物中未再出版,数据价值极高,且出版日久,册数众多,成套保存极为不易,且书函完整者更为难得。

1881年 《中国瓷器》 编着:欧&S226;杜&S226;萨尔特(O. Du Sartel) 版别:1881年法国巴黎初版初印 收录:《中国国家图书馆外文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页133,编号V/NK4565/D97 37 × 28 cm长×宽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