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瓷板《农村新貌》现身匡时秋拍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赵莎) 北京匡时当代工艺品部2011秋拍将推出一件文革时期的现代粉彩瓷版《农村新貌》。据悉,这件力作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依据60年代他与王锡良合作的闻名遐迩的粉彩瓷板组画《农村新貌》第三屏改造而成,堪为其早期艺术风范的代表作。

1962年,时年28岁的张松茂与岁当39岁的王锡良结在江西采风期间创作了反映当下农村生活的《农村新貌》粉彩组画,在瓷坛艺苑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鉴于戏剧界把反映现代题材的剧目统称为“现代剧”的先例,瓷艺界也把反映现代题材的粉彩画统称为“现代粉彩”。1963年景德镇陶瓷美术创作评比委员会成立,张松茂、王锡良二先生联袂创作的现代粉彩《农村新貌》荣膺了创新优秀一等奖。不久,全国文联副主席,戏剧家田汉一行来景德镇考察,对《农村新貌》瓷板画予以了高度的评赞。

时隔三年,恰值文化大革命初期,为反映陶瓷艺术贯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实际行动,张松茂对《农村新貌》进行了再创造。其中表现休憩的《谁识田家乐》一幅画的场景,前景的一株松树改为苍劲的柏树;一旁正濯巾侧望的女农机手的衣饰,也由艳丽的紫衣黄裤改为黑碎花衣蓝裤;中景凉亭中休息的人数略有删减,增加了在远景收割、打场、运粮的人群;溪畔的洗濯嬉闹,中景的恬淡舒适,远景的繁忙紧张,营构出“谁识田家乐,劳逸相结合,人力胜人工,岁收定丰硕”的主题韵律。从中可以看出,画师的再创作尽管线描工谨,敷色工致,但也有在那个时代的“忐忑”之情。例如,女性的着装不敢鲜艳,即使河渚岸畔的星点野花也一律删除,柏树旁的杂树色彩也剔除了翠兰、苦绿色,显示出夏季山水绿荫葱郁的特色。此外,树型叶状的刻画也没有了旧作的装饰味,略显得“写实”,叶的上下左右及树德毗邻互衬间的疏密层次感和情景的连贯性,既有深远视觉的一致,又有主次明朗的效应。是谓“剔红删绿非本意,壮男俊女乃真情。”

北京匡时201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11月29日~12月1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大型预展,届时当代工艺品部推出的紫砂和当代瓷器专场中,民国瓷、当代名家主题、七大紫砂老艺人以及名家紫砂篆刻特色专题都将为广大藏家呈现,敬请关注。

附:

部分作品赏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松茂 粉彩农村新貌瓷板 1960年代 114cm×59cm   参阅:《张松茂瓷画集》P16-19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松茂 王锡良   粉彩农村新貌组画瓷板   1962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松茂瓷画集》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