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上的名家书法
我国古代的钱币,与碑刻、题词、绘画一样,因保存了众多形态和风格不一的文字而极具较高的收藏价值。在这些古钱币文字中,不少出自名家之手,为后人所珍重。
我国古代的钱币,与碑刻、题词、绘画一样,因保存了众多形态和风格不一的文字而极具较高的收藏价值。在这些古钱币文字中,不少出自名家之手,为后人所珍重。
春秋战国时期,流通的钱币上的大篆体的文字,是最初的古钱币文字,多出于铸工之手,具有自然、古朴之美。秦兼并六国以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普天下通用小篆字。丞相书法家李斯,用小篆体写了体势修长、匀柔圆健、遒劲有力的“半两”、“两甾”铸于钱上,开创了名家书写古钱币文字的先河。
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发行的“开元通宝”钱,上面的文字是大书法家欧阳询的手迹,八分楷意,端正古朴,法度严整,劲健含蓄,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
北宋初的“淳化元宝”,是宋太宗赵匡义用楷、行、草三种字体书写的,也是最早的御书钱。其楷书浑厚端庄,笔力含蓄;行书隽永流走,结构得中;特别是草书,更是神采飞劲,奔放流畅。这是古钱币文字书法上的重大突破,打破了古钱币文字的局限,使宋代的古钱币文字艺术达到了百花争妍、空前绝后的境地。
居北宋四大书法家之首的苏轼书写的“元丰通宝”,其文工稳独到,肉丰而骨劲,态浓而意淡,藏功于拙,体势秀伟,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被人们称之为“东坡元丰”。
北宋徽宗赵佶,在书法上匠心别具,自创瘦金体。他书写的“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形体劲挺,锋芒尽露,用笔生动,铁画银钩,犹如美女簪花,龙飞凤舞,天孙织锦,别致多样,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金章宗泰和年间铸造发行的“泰和重宝”,是金代中期文坛领袖、书法家党怀英用玉箸篆书写的。其字柔婉流动,体势秀逸,精妙诱人,人称“金泰和”,为古钱币收藏者不可多得的珍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