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寻根 文明溯源——中华文明起源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

5月18日——第35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午,由科技部、国家文物局、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化厅、辽宁省文物局联合承办,辽宁省博物馆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协办的“辽河寻根

文明溯源——中华文明起源展” 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辽宁省副省长滕卫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等领导及辽宁省委省政府、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相关负责人共同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辽河流域是我国中原接连东北乃至东北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辽河流域一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辽河流域作为我国东北古文化发展的重心和中原与东北相接触的前沿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自成谱系的考古学文化。2004年正式启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将辽河流域史前文明研究作为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研究发现: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以西辽河流域为中心的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距今8000年前这里就已经出现了龙的形象和成熟的玉器,红山文化的“坛、庙、冢”宗教礼仪性建筑群,更是5000年前“古国”的象征。以后,这里又经历了以夏家店下层文化为代表的“方国”时代,最终汇入统一多民族的秦汉帝国。

“辽河寻根  文明溯源----中华文明起源展”是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展览,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辽河流域史前文明研究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展。该展览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辽河流域史前文明研究工作取得的最新的科研成果为指导,系统展现了从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至距今3500年前的青铜时代,以红山文化为核心的,辽河流域早期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揭示辽河文明的文化特征、意义、地位与作用。展览分为 “家园”、“古国”、“方国”三个单元,共展出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巴林右旗博物馆、敖汉旗博物馆、河北省滦平县博物馆、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锦州市博物馆、阜新查海遗址博物馆、北票市文物管理所、阜蒙县文物管理所等14家文博单位的245件/组珍贵文物,其中多数文物为首次在沈公开展出。

为了更好地诠释展览内容,主办单位特别编辑出版了《辽河寻根 文明溯源-----中华文明起源展精品集粹》图录;在展览期间,还将组织了多场面向公众的专题学术讲座。根据展览计划,本次展览将于8月21日结束。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