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百万淘来徐悲鸿画作 勾起廖静文尘封记忆


从北京回来后,南京藏家方先生这几天仍然沉浸在兴奋中。4月1日,本来是愚人节,可就在这个日子,他真真切切见到了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真真切切地听廖先生确认了他刚刚收藏的“悲鸿马”的真实性。廖先生甚至对他说:你赚了,赚了几百万了。
一幅画勾起老人尘封记忆
当从朋友处听说有人手上有幅徐悲鸿的《奔马图》愿意出让时,对名家精品向来敏感的方先生立即产生了浓厚兴趣。展开画的一瞬间,这扬蹄奔跑、脚下生烟、鬃毛高扬,充满昂扬斗志的奔马立即以满纸的精、气、神打动了方先生。还好,买家的开价尚在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内。于是,爽快成交。
4月1日,朋友帮他约好了廖静文先生。谁也没有想到,打开画纸后,老人原来平静的情绪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说话语速也明显快了起来:“这是真的,这么多天了、一个多礼拜了,总算看到一幅真迹,现在假的东西太多了”。她一边细细审画,一边回忆:“这幅画我知道的,是在盘溪给叶浅予画的,不但是真迹,还是精品,因为是给道长画的嘛。那时候条件困难,纸张不好,这是高丽纸。”在此幅画中,徐悲鸿运用酣畅淋漓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浓淡枯湿之间,一派浑然天成。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强,前伸的双腿劲挺有力,整匹马似乎要冲破纸面跑出来。
她又问方先生:“这幅画哪来的?”“买的”,方先生恭敬地回答。“多少钱买的?”“180万”,方先生坦率相告。“喔,那你赚了,赚了几百万了”。因为,2010年秋拍,同样一幅徐悲鸿赠给叶浅予的“白马图”,在京城拍场上拍了1680万。随后,廖老亲手慎重地给方先生写下了鉴定证书,又欣然答应与这幅“悲鸿马”合影。并嘱咐助手到资料室给这幅画拍个照片,给徐悲鸿纪念馆做个资料,存个档案。
画作见证徐悲鸿叶浅予深厚友情
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国内艺术品拍卖的兴起,徐悲鸿的马便以绝对主导的势头,进入到各种大大小小的拍卖会中,引领着近现代绘画的整体市场行情,成为拍卖市场的风向标。十几年的时间里,出现在拍场的“真马”“假马”岂止上千。真是铺天盖地,鱼目混珠。难怪廖静文先生要感慨:难得见到一幅真迹!
此幅奔马图上有款识:浅予道长雅教。此画浮出水面的背后,是中央美术学院第一任院长徐悲鸿与第一任国画系主任叶浅予的深厚友谊。徐悲鸿与叶浅予的关系甚笃,1944年。叶浅予于重庆举办“旅印画展”,徐悲鸿兴奋不已,当场定购叶两幅舞蹈人物画,撰文称“国画中如此高手,五百年来,仅有仇十洲、吴友如两人而已”;“中国此时倘有十个叶浅予,便是文艺复兴大时代之来临了!”对艺术家的最高赞许溢于言表。1947年,北平发生“倒徐运动”时,叶浅予站出来支持徐悲鸿。在那个指鹿为马的年代,友情的最高境界也无非如此。两人书画往来的背后,当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而方先生的收藏经也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能够淘到这样的精品,需要眼力也需要胆量。再三追问之下,“深藏不露”的他透露了自己的收藏经:盯名家精品,一旦看准,就不惜代价。2000年的时候,他甚至把自己的一套别墅卖了96万元,转而买进了《石渠宝笈》著录的一件精品。当然,不惜重金的同时,也需要不断练眼力,数十年来,他一直把精力花在研究中国传统书画上。(记者 冯秋红)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