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偏爱名气 紫砂茶具身价古不如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顾景舟的仿鼓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杨彭年制包银镶玉紫砂壶

由茶艺乐园主办的民间茶具鉴赏展最近在广州展出,展品有古有今,有趣的是在价格上出现了古不如今的情况。难道说茶具收藏是古不如今?茶艺乐园园主陈国璋先生一语中的:都是许多人只重名气不看内在而造成的,这不应该是茶具收藏市场的正确方向。

这次展品有早至南宋的建窑兔毫盏、宋代乌金釉双系罐、元代大口窑露胎印花罐、清中期的酱釉盖碗、清杨彭年制包银镶玉紫砂壶、加彩开窗人物紫砂壶、民国的粉彩人物盖碗。现代名家作品中有顾景舟的仿鼓壶和汪寅仙的曲壶等,从这30多件精选的藏品中可以一窥中国茶具艺术发展的斑斓和饮茶文化的演变。

这批藏品是茶艺乐园园主陈国璋先生20多年来的精心收藏。其中,顾景舟的仿鼓壶放在了展场的最显眼位置,顾景舟是第一个获得国家部委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壶艺家,被推崇为中国紫砂泰斗。仿鼓壶的壶身上有工艺大师任淦庭铭刻的“大浦公社李书记雅玩”楷书,落款时间是1962年。壶身圆润流畅,在近半个世纪的时光打磨和精心养护之下,仿鼓壶通体温润,呈现出“外类紫玉,内如碧云”的状态。

陈国璋先生介绍说,这壶是十多年前从李书记儿子手上收来,现在的市场价要200多万元,另一件汪寅仙的曲壶目前的市场价也要70多万元。相对来说,经过近千年时间荡涤而幸存下来的质朴形美的元代大口窑露胎印花罐的市价则只有十万元左右,清杨彭年款包银镶玉紫砂壶也大致的市价也大致在这个水平。而清花酱釉高脚杯的市价只要680元,与一只现代高级工艺师手绘的杯子价格相差不远。

茶具收藏古不如今?陈国璋先生认为,名气很关键。事实上,紫砂壶的选壶之道首重紫砂壶的泥质、手艺和造型、烧制的火候和水色、独特的神韵风格、创意等。不过,现在不少人往往轻重倒置,让款名“喧宾夺主”。如去年嘉德拍卖会上,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与国画大师吴湖帆合作的一把石瓢壶就拍出了1232万元的天价。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