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官窑器的投资价值

中国的瓷器自古以来就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的青睐。中国的英译词为“China”,而“china”一词原意为“瓷器”,就是生动的一例。自宋代景德年间,中国的江西省昌南地区,就确立了其中国“瓷都”的中心地位,至今仍未撼动。尤其从明初以来,中国“瓷都”景德镇,以其绚烂多姿的工艺手法为人类贡献出了令中外人士叹服的“明、清官窑器”,件件皆为巧夺天工,其工艺之精,手法之妙,种类之多,质地之美,令人叹为观止。历经六百多年,时至今日,仍长盛不衰。

近年,国内外许多文人雅士、鉴赏家、爱好者,不惜一掷千金,竞相争购、收藏雅俗共赏的清代官窑器。清代官窑器之所以能使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为之倾心和陶醉,除了作品本身制作的精致、细腻外,更因为其独特的一般瓷器无法比拟的质地;它有一种高雅的格调和雍容华贵的质感。以价格来说,清代官窑器售价昂贵,就是由于它有“官窑”的贵族之气,故而始终维持着自己不菲的身价。

2000年以来,各艺术品拍卖公司都传来清代官窑器拍卖价格攀升的消息。2002年,香港苏富比公司举办的拍卖会上,一件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右图),以4,200万人民币成交价创下清代官窑器成交史上的天价。此后,清官窑器就成了市场追捧的对象。凡品相好,存世量少的品种,都成了藏家锁定的收藏目标。伴随着市场一浪高过一浪的追捧,本来就存世不多的清三代官窑器,变得越来越稀缺;一方面已收入囊中的藏家不愿沽出,另一方面已沽出的品种价格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藏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把收藏的重心,转到了清晚期的官窑器上来了。

在经历了咸丰年间激烈的战乱,十年的停烧之后,景德镇官窑器的制作风格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同治、光绪、宣统的官窑器有许多相似之处。光绪年间烧造的官窑器数量十分巨大,传世品亦极为丰富。据“九江关光绪二十六年分大运传办瓷器报销清册四种”之记录,其中有进呈宫廷的瓷器品种73种,总数24,988件,共耗银24,872两。可见传世的光绪官窑器数量之多。相较之下,收藏者也就易于购买到此类官窑器。早些年,由于藏家的藏品集中在清三代比较多,无形中对清晚期的藏品比较冷落,因此,清晚期的官窑器价位相应也比较低:例如,一件高度在40公分左右的清光绪粉彩赏瓶,在2002年前仅1万多元人民币就可购得。同样一件藏品,到2004年就要用7万元人民币才可购得。虽然,这个价格,还不能和清三代官窑器的价格同日而语,但从其勃发的趋势,可以预见它未来走势的端倪。在不远的将来,晚清官窑器,一定会和清三代官窑器一样,呈现出不可阻挡的收藏价值。

综上所述,对清晚期官窑器的收藏历史和现状,大致可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就收藏家而言,由于以前藏家比较推崇明三代和清三代的官窑品种,而忽略了清晚期官窑器的潜在价值,故现在收藏正逢其时。

其二,由于历史原因,清晚期官窑器种类较多、存世量亦较大,可供选择的品种的余地亦较大,而且其中不乏可与清三代精品比肩的器型和种类,因此,现时藏之,可谓明智之举。

其三,从现时各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资料看,晚清官窑器越来越为藏家所看重,价格正日益升温,价格上升节奏已与清三代官窑器趋于一致——三年翻一番。其投资价值的凸现,正恰逢好时机。上述浅议,不免挂一漏万,愿与诸君共勉投资有道。

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

清代雍正年间制, 通高:39.5厘米,

口径:10.0厘米,

足径:12.3厘米,

腹径:18.5厘米。

主题图案是象征福寿的蝠和桃,“蝠”是“福”的谐音,桃是象征“寿”的图案,“蝠桃”即是“福寿”的意思。整体造型秀丽典雅,充满华贵之气,其制作工艺亦高超精湛,堪称清代盛世的彩瓷精品。 责任编辑:yazh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