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 2008件中华艺术珍品将向北京奥运会献礼
全国文博、工艺美术界等百余名权威专家云集一堂共话“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全国人大常委会蒋正华副委员长宣布成立“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审鉴定专家委员会”,并为首批评审专家颁发证书。

2008年2月29日上午9时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审鉴定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新闻发布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蒋正华副委员长宣布成立“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审鉴定专家委员会”, 并为首批评审专家颁发证书,颁布《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审鉴定委员会章程》。首批专家包括张文彬、常沙娜、唐克美在内的在文物界、收藏界、艺术界具有突出贡献和影响的专家、学者、艺术家被聘请为评审鉴定委员会委员,他们将参与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入选艺术珍品的鉴定、评选工作。该专家委员会将在今年8月北京奥运会期间,评选出2008件代表中国从古到今艺术水平的艺术珍品将亮相北京奥运会,向国内外公众全面展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进程和灿烂文化。
据悉,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该文化节组委会于去年7月第五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期间正式启动,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甄选艺术珍品。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审鉴定专家委员会是该文化节组委会的权威职能机构,专家委员会的成立,充分显示了该活动的规范化和权威性。
当日,参会对象除了来自全国各省市文博、工艺美术界的百余名有代表性的权威专家外,还有来自十几个外国大使馆嘉宾,他们也表示了对该次活动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的浓厚兴趣。当时,三百余名到会的嘉宾和专家及50余位现场采访的记者,大家齐聚一堂,现场人员爆满,气氛热烈,有些赶来捧场的嘉宾都被管理现场的警卫拦在了门外,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吸引力和凝聚力在这一时刻充分得到了体现。
蒋正华副委员长提出: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它在五千年历史长河里,经过无数次文明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它包罗万象,海纳百川,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风俗民情,无一不尽显中国传统文化。有这样一句话:中国文化是艺术的文化。这是一句十分精辟的话,只有深得中国文化的人才能说得出来,这里所以称中国文化为“艺术的文化”,既是指我国传统文化中拥有那些丰富多采的艺术样式和作品,又是指贯穿于我国文化传统中那种艺术精神。而这种艺术精神,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作中华精神。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提供了一个展现中国文化的平台。
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而不衰,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它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只要是炎黄子孙,无论是生活在祖国的大地上,还是远离祖国,都忘不了这种传统。它像我们祖先的血液一样,流动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管中,只要一提到中华民族,每个中国人都会热血沸腾,情绪激昂。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活动的开展掀起了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的讲话告诉大家,我们的民族荣誉感会在2008年得到充分体现,宣传奥运精神,发扬中华文化是每个人民的光荣。今年是北京乃至全国决战奥运的关键时刻,是东西方文化发生碰撞的时刻,奥运会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化进行广泛深入交流的重要契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在十七大报告中,“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群”等新名词频频出现,中华民族文化再次引起空前的重视。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在这个时候上演了一幕中华文化的重头戏。
该文化节活动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利用全世界集中关注中国的机会,通过艺术珍品充分展示中华文化。使奥运会不仅仅成为体育运动的盛会,更成为展现主办国文化风采的盛会。充分实现了“人文奥运”的理念,为促进艺术品行业发展提供机遇。在座领导和与会专家对此充满了热情和希望。
每届奥运会主办国都会全面展现本国风采,雅典奥运会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充分,人们看到了既古老又现代的雅典,每一个人都对他充满了向往,北京所展示的魅力一定能够实现超越,无论从文化内涵还是历史意义都将带给各国宾客一个全新的中国印象。一个城市能够承办规模巨大的奥运会,说明它已经具有相当的国际化水平和组织能力,而一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会对一个城市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时举办“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正是国家文物界、艺术界、收藏界为奥运的一次献礼。
蒋正华副委员长对该活动寄予很高的希望,并对该活动作了指导性的讲话。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组委会秘书长陈四光表示,举办文化节是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鼓励继承与创新,激发创作热情,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产业化经营,促进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事业繁荣与发展,在全世界友人面前评选和展示中华文化。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文化部原部长刘忠德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发言,言谈中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心。他表示,民族艺术品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把艺术品事业作好意义是深远的。艺术品作为一个民族风格与智慧的集中体现,一定要把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中国展现在全世界的一张名片,成为感动世界的重要途径。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不仅经受了考验,更获得了发展的动力。同时表达了对在座各种领域工艺美术大师能创作更好作品的期望。
在中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艺术品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市场化运作缺少动力,直接导致了传统手工艺无人继承的尴尬局面。国家出资进行扶持,毕竟只能解决部分问题,要根本走出困境,必须要靠艺术品行业本身的发展,找出解决市场流通问题的方法,在不断的探索中总结经验。文化节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突破了以往以单一评奖方式进行的活动,形成整套的评选、展示、宣传、流通为一体的模式,是一种创新。新事物的接受需要一定的过程,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组委会负责同志表示,本届文化节会给今后不断开展的民族艺术活动提供值得借鉴的东西。
与会领导对当天专家委员会成立,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关键要严格要求艺术品水准,严格把好这一关,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珍品评审专家。并对入选专家提出一些建议:
一、希望专家能够在评审中保持一贯的标准,以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作为考量,不要以作者的名声和社会地位为标准。这样做不仅做到了公平、公正,更为中青年艺术工作者提供了获得认可的机会。改变以往靠年龄、资历为单一依据的状况,这样会看到更多更新的艺术珍品,切实做到鼓励文化创意。
二、希望专家能够积极谏言,通过文化节这样的平台,为国家在扶持传统文化发展制定政策上献计献策,将学术成果转化成实际行动。
三、希望专家能够举贤不避亲,在自己的领域内推举符合标准的艺术珍品和艺术人才,积极开拓文化节评选领域,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我国艺术品行业整体发展现状。
四、希望专家能够严格遵守文化节组委会指定的章程,按章办事,有据可依。
通过组委会了解到,中华民族艺术珍品的征集、甄选将在严格的制度和章程下规范有序的进行。专家鉴定委员会由五十余名文博、工艺美术、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大师组成,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文彬和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教授担任主任委员,共同推进艺术珍品的评选工作。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审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是由具备如下条件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第一、在文物界、收藏界、艺术界有突出贡献、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第二、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具有良好的社会口碑、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第三、获得文博行业认可、对行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领导人;第四、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愿为传承中华文化做出贡献的社会人士。
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张文彬作为文化节组委会的主席,他表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组委会由国家文物局批准成立,旨在全国评选出最具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奥运会期间在北京进行展示,同时将这些珍品入藏“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筹)”。本届文化节自2007年7月8日于第五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期间正式启动以来,获得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为了进一步提高文化节的影响力和权威性,特举行今天的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向全社会公开聘请评审专家。主要目的是在2008年全国“两会”前,邀请各级领导、相关部委、行业协会等社会各界人士,对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讨论。今天向专家评审鉴定委员会委员颁发证书,同时公布《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选章程》,请社会各界给予监督指导。
文化节制定的一系列针对艺术品展示、传承、市场流通的措施,搭建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流通中心”进行长期展示、 销售,组委会将无偿提供场地,促进评选出的“中华民族艺术珍品”的市场流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在全国有代表的省市建立“博物馆商店联盟”,使民族艺术品真正植根于社会。借此机会也呼吁全国各地的艺术品行业人士,积极参与到文化节活动中来,为评选出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艺术珍品多做努力,不要把他们藏在深宅大院里,更多人的了解才会使它们发挥真正的艺术价值。
我国是文化大国,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物质的、有形的文化遗产更容易进行传承和保护,以实际的艺术品来体现非物质的工艺、传说等,更具有直观性。要广泛地吸引各民族有特色的艺术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选出精品、选出真正的艺术珍品,距奥运会召开还有150天时间,要将这些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履行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号召。这是在场领导对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活动的高瞻远瞩。
北京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唐克美代表工艺美术界被推选为新成立的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审鉴定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她发表了带有建设性的发言,并亲自宣布了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审鉴定专家委员会章程。其中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表达了他们对该活动的赞扬和喜悦之情,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给工艺美术界带来了新的春天。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流通中心更是吸引了众多工艺美术家的眼球,原来工艺美术的新生一直面临着许多问题,工艺美术家多数自找出路,没有准确的定位,一边在创作还要一边寻找市场,他们要根据社会的潜在需求来创新、开发新一代的工艺美术精品、商品、礼品。只有对艺术有着无限热爱和死心塌地为之献身的人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好作品,开拓市场不是他们该做的事情,据组委会负责同志透露,本届文化节将搭建一个长久的流通中心,真正来解决创作和市场相矛盾的问题。工艺大师可以专心去搞创作,而“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珍品流通中心则承当起市场化运作的任务。
当时,民盟中央文化委员、北京万朋文化用品商城总裁黄岳川作为唯一的商界代表出席该新闻发布会并发言,他用敏锐的商业眼光扑捉到中华民族艺术珍品的潜在商机,免费提供拥有自己产权的2万多平方米、价值近5亿元人民币的万朋商城作为与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组委会合作经营和展示的场地,引进国内民间艺术珍品进入万朋文化商城展销经营。他表示,在2008奥运会期间,有可能成功的打造好“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流通中心”和“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据不完全统计,文化用品、礼品年销售额近200亿元,艺术珍品的流通将产生巨大的商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流通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接着,该相关行业协会的代表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们主要还是比较关心工艺产品流通与发展问题,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以精湛的技艺,深厚的底蕴,多样的风格,在世界工艺美术领域独树一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生产得到恢复发展,优秀技艺得以传承保留。现在急需加强行业监管,维护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市场秩序。要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产业化经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强舆论宣传,保持传统工艺美术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中华传统工艺美术走向世界。
2008年中华民族实现了百年奥运梦想,这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精神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历史交融,构筑了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实现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浩如烟海、灿烂辉煌,在这历史时刻,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将中华民族的艺术珍品展示给世界!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评审鉴定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流通国际的新起点。
景德镇陶瓷专家代表王隆夫也在该会作了发言,由水、火、土、石共同烧制的陶瓷制品,见证了中华文明发展历程,是中华民族艺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独领风骚的中国陶瓷造型各异、色彩丰富、纹理典雅,具有高超的制造工艺和极高的艺术水平,不仅有着使用功能,更有着珍贵的艺术价值。拙朴大方、造型别致的陶器;夺翠如玉、高贵典雅的青瓷;优雅飘逸、清丽隽秀的官窑青花,素犹积雪、晶莹夺目的甜白瓷;争奇斗艳、异彩纷呈的彩绘瓷;纯净柔美、艳丽高贵的一色釉器等等不胜枚举的中国陶瓷艺术,经历数千年的传承已经在造型、绘画和色彩等诸多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以及蕴涵深远的东方美学意义。景德镇官窑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经历历代能工巧匠的传承和创新,使得这一传统的民族艺术文化被良好的保存下来,并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该代表示,希望通过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这个平台,让中国陶瓷艺术珍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陶瓷艺术。
最后,采访到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组委会秘书长陈四光,陈秘书长介绍,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集民族艺术品征集、评选、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将系统收藏反映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民族艺术的珍品,并通过举办常设基本陈列和多种专题陈列,向国内外公众全面地展示与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进程与辉煌文化。打造一个展示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表现舞台。在全社会共同关注艺术品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使艺术品收藏、制造、设计、培训等领域快速发展,更使艺术品行业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民族艺术的弘扬和传承作出贡献。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