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艺术品收藏高峰论坛:北京将成为文物交易中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物艺术品收藏高峰论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 孔繁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 于平

10月23日,作为本届文物博览会的重要组成文物艺术品收藏高峰论坛,在主会场北京光华路五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100多位文博界高层人士、专业收藏机构、国内外著名拍卖业人士和顶级收藏家齐聚一堂,分别从“北京在全球艺术品收藏市场中的定位”、“收藏的境界与视野:如何引导成熟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收藏理念”、“在北京迈向世界艺术品交易之都的进程中,博物馆的定位与思考”、“金融资本如何分享艺术品盛宴”四大方面深度剖析艺术品经济及博物馆业发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演讲嘉宾: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总监赵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演讲嘉宾:中国国家画院前副院长赵榆

随着金融业逐步走出阴霾,世界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势必逐步进入新的状态,世界艺术品市场正在酝酿的结构性变化已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本次高端论坛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总监赵力就北京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新定位这一中心议题从艺术品市场的全球化实践、北京艺术品市场发展优势及北京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新兴艺术市场间竞争中的机遇和挑战等角度全面分析北京在国际艺术品交易市场中的发展前景。

艺术品市场最基础的功能是交易、流通,但同时兼具价值发现的功能,而其最集中的体现,就是为优秀的藏家提供了系统收藏精品的机会。有了这样的机会,才促使有心的藏家穷其一身的财力、精力与智慧、才华,通过系统的主题收藏,让艺术品经过系统的整合焕发出新的价值,并使艺术界、学术界乃至社会公众重新认识这些藏品的文化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古今中外的艺术史上,不乏私人收藏成为公共美术馆博物馆的基础,甚至成为艺术史的学术基石的例子。本届高峰论坛上,雅昌集团董事长万捷从收藏独具的特点入手,全面剖析藏家在艺术品市场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还以上海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来作为例,分析博物馆和个体藏家亦师亦友的情结,及其在艺术品收藏、交易产业链中的作用差异。

文化,因交融而激扬。因交流和展示而得以弘扬和传播。博物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集中保存、展示和传播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城市的文化遗产和城市的特质将得到集中的展现。本次高峰论坛特别邀请了大英博物馆亚洲部主任司美茵,从大英博物馆的历史沿革,梳理出西方博物馆业发展轨迹,从另一个视角给我国博物馆业发展,乃至文化艺术品市场的成熟、完善带来思想碰撞的火花。

此外,梅·摩艺术品指数创始人,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梅建平从艺术品的历史回报,艺术品回报的主要驱动力,艺术品作为投资品的主要特性以及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等角度剖析艺术品能否成为投资品。《人民日报》美术版、收藏版主编邵建武,着重阐释了皇家物品收藏及其风险控制。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淼表示,本届文博会文物艺术品收藏高峰论坛,必将成为引导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行业风向标,有力推动北京向世界艺术品交易中心迈进,北京也因文化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推进北京文化之都、世界城市建设的进程。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