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网带你看红楼梦 第十四晚之当票

当铺收取当物,付给收据,作为赎取当物的惟一凭证,这就是“当票”。当铺对当票管理很严,专门刻版印制以防假冒。当票上面印有当铺名称、地址、抵押期限、抵押利率等内容,交当物人收执,到期凭此赎取当物。当物人如急需用钱,也可将当票出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当票上除印有上述固定的内容外,还有手写的文字,如有关当物名称、质量、数量、典当金额等内容,字体采用本行业的特殊文字。这种文字称为“当字”,只有当铺内部的人才能辨认,外行人(就连一些书法家)都很难辨识。这晚新版电视剧《红楼梦》讲第五十七回有一节描写了林黛玉、史湘云因不识当票而遭众人耻笑。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当字比草书还草,字体又别具一格。俗语有“当店字有头无耳”之说,确实难以识别。如当票上常将“衫”字写成“彡”字,将“袄”写成“夭”字,“棉”字写成“帛”字;又如把“皮袍”写成“皮夭”,“花梨紫檀木”写成“紫木”,玉器写成“假石”等;再如银钱数字都是用“壹”到“拾”的大写,第一个字特别大,下面的数字又草又密,简直像画符一样。当票上采用这种神秘文字,其目的一是可以防止第三者冒领,通过询问物件形状及质典数字等,进行真伪辨别;二是当铺有本店的特殊文字,可以作为本店的特色。更有欺诈赎物人之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