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上法庭还需“三步走”

8月31日晚,河南安阳高陵曹操墓“倒曹派”河北籍三国文化研究学者闫沛东声明称,“从未宣布近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如果未来有起诉,将会在法庭上公布所有证据。同日,国家文物局顾问、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称,希望“曹操墓”争议最终能通过司法程序还原事实真相,“有一些证据还是在法庭上出现比较合适”。(9月1日《新京报》)

尽管当年“周老虎”案通过司法程序没有彻底还原真相,但毕竟让旷日持久的“挺虎派”与“打虎派”纷争做了一个了结,其进步意义自然值得当下同处争议漩涡的“曹操墓”借鉴。不过,若要让“曹操墓”上法庭见真相,还须“三步走”。

第一步:由谁来起诉?目前公开表态起诉“曹操墓”系造假的仅为闫沛东一人,且由于他系河北籍三国文化研究学者,与那里所争“曹操墓在我地论”难脱干系。何况他一人“抵御”强大的“挺曹派”,必然势单力薄、不堪一击。一旦“挺曹派”暗里施加压力,或通过更多途径加以干预,极有可能会造成闫沛东不战而退,今日起诉,明日撤诉,令公众“空欢喜”一场。如果“曹操墓”造假嫌疑确实存在,那我们多么希望更多的与之没有直接利益纠葛的专家学者都能公开站出来,组成一个“起诉团队”,发挥集体的力量,推动“曹操墓”的甄别尽快进入司法程序,别让闫沛东孤军奋战了。

第二步:该向谁起诉?依据相关法律,曹操墓的“诞生”之地,若造假制假过程又在安阳,那专家们就该向安阳县法院起诉,受辖于安阳官方的该法院能否顶住压力还原真相,或为“曹操墓”的清白证身,不仅要有相关独立的司法实践,而且还望得到河南省高院、甚至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与监督,尤其是在防地方干预上给予其应有的“制空权”。建议最好采取异地审理的办法,一方面可有效阻止地方官员的干涉,一方面尽可能保持审理结果的客观、独立和公正。

第三步:人证物证该由谁来保护?按照闫沛东重申手中所掌握的“铁证”,无论是某旅游局的一工作人员、据称目击造假过程的村民徐某、石碑造假窝点老板等人证,以及墓穴所在地给旅游局的申报材料、已交定金却未取到的18个相同石碑等物证,经过这一曝光随时都可能被“降服”、转移、隐匿、甚至销毁。而其他尚未公开或尚未被掌握的人证、物证,也可能随着司法程序的被启动,而被涉嫌造假方转移和销毁。应由谁来保护这些人证、物证,显然安阳当地不可信赖,至少应由河南省司法机关或者中间机构作出有效的保护。一旦出现所涉人证、物证的被消失,应该直接将涉嫌造假方作为重大嫌疑。否则,即便再多的专家起诉,即使能够做到异地审理,但造假的核心要件人证、物证假如消失,如此司法程序最终岂不成了“空悲切”?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