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风云榜:曹操墓,潘家园出品?(组图)
曹操墓挖掘事件自去年持续至今,先后有社科院考古所、国家文物局等权威机构介入。挖掘现场更是在电视直播,媒体则不断曝光其盗墓贼之多、经济效益可观,但专家关于墓主人之辩则从未断过。
曹操墓挖掘事件自去年持续至今,先后有社科院考古所、国家文物局等权威机构介入。挖掘现场更是在电视直播,媒体则不断曝光其盗墓贼之多、经济效益可观,但专家关于墓主人之辩则从未断过。

八个月之后,“曹操墓”事件却来大起底,先是《鲁潜墓志》惊现现代文字写法,后是文物中出现千年以后才流行的翡翠珠遭遇质疑。曹操墓考古队更被指自制文物,某专家称石碑出自造假工厂,价格不到200元。若是事实,这一起另一版本的周老虎,让专家和当地政府脸面往哪儿搁?无怪乎五岳散人称其为“潘家园出品”。

【本周争议】 《挟尸要价》:让我们为道德立此存照
8月18日,《挟尸要价》获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奖“金镜头”奖。《挟尸要价》一直争议不断,救人的孩子何以死亡成永远未解的疑团。在《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中,摄影师张轶称“我没有造假我没有错”,镜头里的王守海表示“他全国有名得英雄,我全国有名得骂名”。
道德的高尚和冷漠曾经在此发生过激烈的冲撞,因而,立此为照很有必要。一方面,我们在谴责新闻造假违背了职业道德;可另一方面,却有人忽视了这一事件对于道德体系的标本意义。——《重庆时报》张勇

【本周争议】 假国学泛滥 真国学遭殃
如今,打着国学旗号牟利的培训班到处都是,各色人等各路教授,教的都是以国学名义洗脑耍文凭玩的暴发户。本周,国学家汤一介教授卷入李一事件,无论是否如知情网民所说的,“被学生利用不小心成了骗子的托儿”,但“国学家”的名头早已被扫地出门。
而另一个新闻《国学奇才与复旦无缘 八教授联名请求而不得》却让人大跌眼镜。八个复旦教授,却扭不过“陕西招生办”的大腿。因6分之差,被调剂到山西大学法学院的国学天才孙见坤也很茫然,不能不说是高考制度和国学界的双重悲剧。

【本周数据】 80%网民承认自己早衰
搜狐文化重磅发起《你觉得自己早衰了吗?》调查,共有9308名网友参与。调查结果显示,7449名网友认同自己早衰,比例占到80%。而引起早衰的原因,排行前三位的分别是:生活所迫;社会风气;中国教育所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