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真假之争,争的不是地域,争的是利益 

曹操墓的真假之争在越演越烈的过程中,正反双方唇枪舌战互不相让,处于白热化阶段,但是其争论的味道也跟着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个人觉得至今“曹操墓”真伪之争已不是当初的安阳跟邯郸及毫州的地域之争了,而演变成是一次次学术之争,学风之争,人品之争,以及经济利益之争。

针对安阳西高穴曹魏大墓主人的认定,反方根据该事项的公布程序、发掘步骤、学术论证、物证获取和认定等方面的反常现象,来认定有关方面是在造假,主要目的是为了地方的经济利益。

而正方的个别人则认为,持上述反对和质疑意见的是邯郸及亳州方面。认为邯郸和亳州因嫉妒安阳发现了曹操墓,而自己却没有发现,才说此墓是假的,“吃不上葡萄就说葡萄酸”。

对此种说法和认识,我觉得有些不合情理。

其一、曹操墓如果真的在安阳发现了,对邯郸并不会造成什么损失,反而会带来更多的好处。

大家都知道,邯郸的临漳、磁县等地存在大量的曹魏时期的遗址、遗物,像古邺城、三台、曹操柏等都已经成为著名景点。如果曹操墓真的在相邻的西高穴被发现,就会出现新的商机,打造出新的旅游线路,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邺城、三台等景区,对临漳等地方来所只能有好处,绝无坏处。

其二、持反对和质疑的并非仅是邯郸的学者。全国各地关心这一问题的人中,包括北京的有关专家学者持有反对怀疑者也大有人在,总不能说他们都是邯郸或亳州的吧。

其三、即便是邯郸的学者,也有很多是持肯定态度的。

有的是对这一事情的积极意义进行肯定。如邯郸地方文化研究会就在前不久组织本地专家学者,就安阳曹操墓的发现及其影响进行了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此事对邯郸的文化和旅游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此结论曾发表在《邯郸人文》杂志的头条位置。还有的则直接对发现的事实持肯定态度,认为安阳西高穴大墓很有可能就是曹操墓,他们仅是对河南方面迫不及待的草率做法以及急功近利的行为产生不解和异议。

其四、即便是河南甚至安阳的学者和群众,也有很多人对这件事持有怀疑和不满。
 来自安阳市文化界的一位老先生透露,西高穴“曹操墓”之所以急不可待地草率发布,匆忙下结论,除了地方经济利益因素外,也不排除相关人员的个人动机在内。

他说,且不论西高穴“曹操墓”是真是假。单就此事为什么一改考古界小心求证的惯常做法,未及认真论证就匆忙公布来讲,也是很不正常的。

据说此事和个别参与者的高级职称评定有关。因为高职评定所需学术成果的条件,既有量级上的要求,也有时间上的要求。

换句话,参评者的学术成果必须达到一定的级别,发现曹操墓这一成果显然是够得上格了;另外,即便是成果达到级别了,在时间上也有要求,比如必须在某一规定时间之前认定公布的才算,晚了就要等到下次才成。因此,“曹操墓”的发现和认定,未经严格的、惯常的申报、评定和审核程序就匆忙发布于众,结果引来众多质疑,也把自己搞得十分被动。

这事的真实程度有几分,我无法确定。但是谁在此事期间并借此事申报、晋升了职称,是应该有所记载的吧。

我想,这位河南的老先生并不是说,不能用曹操墓的发现成果来评定职称,他仅对一些专家在学术问题上的功利思想感到有些看不惯而已。

所以,把西高穴“曹操墓”的真假之争说成是安阳跟邯郸及亳州之争,或是河南跟河北及安徽的地域之争是毫无道理的。安阳真的发现了曹操墓,对邯郸包括亳州没有任何坏处,只能有好处。曹操墓的发现,必然会提高人们对曹魏文化及历史的关注度。在看过曹操墓之后,势必要顺道去看邻近的邺城、看三台、看曹操栓马柏和讲武城等地方,还要去看曹操的亳州老家,这难道不都是好事吗?

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却还硬把安阳西高穴“曹操墓”的真假之争说成是地域之争,那就是有意用这一话题来掩盖问题的实质了,起码是想借此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我们的结论是,围绕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出现的论争是一次学术之争、学风之争、人品之争、真伪之争,而绝非地域之争。

真诚地希望安阳西高穴的“曹操墓”是真实的,那样会使历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得以破解,也会使得邯郸的古邺文化、曹魏文化及建安文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出新的领域,河南、河北这两个亲邻省份可以形成合力,扩大影响,打造邯郸和安阳两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这个真实,应当是经得起历史、科学和学术良心检验的。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