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物屡遭破坏性开发现象追踪

新华视点

“闲时争名人,忙来毁故里”。从江苏镇江入围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宋元粮仓遗址,到安徽泗县近千年的释迦古寺,一些地方近期频频爆出文物古迹在商业开发中被毁事件。开发商哪来的毁坏文物的胆量与底气?文物保护法规为何成了“摆设”?“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追踪调查。

地方政府“卖古” 开发企业“逐利”

泗县是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但这个“文化先进县”最近爆出一桩“丑闻”:为开发房地产,将文物保护单位释迦寺毁坏。

释迦寺建于北宋年间,距今有900余年,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释迦命名的寺庙。记者近日来到泗县释迦寺发现,古寺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正在建设的商品房。在工地旁的售楼处,销售人员介绍说,由于位置优越,中小学、广场、菜市场等配套完善,还在建设中的这一楼盘销售很好,售价达2700元/平方米,是当地高价楼盘之一。

泗县释迦寺被毁不是孤例。在江苏镇江,上月初13座宋元粮仓虽有入围“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护身符”,但无济于事,最终被毁于叫做“如意江南”的楼盘开发中。

在湖北鄂州,始建于东晋时期的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同样面临被开发商拆除的命运,当地百姓甚至组建了“护庙队”……2009年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有超过3万处登记在册的文物消失。其中大部分为类似宋元粮仓和释迦寺这样的不可移动文物。

文保部门“无奈” 监管形同虚设

频频发生的“毁遗”事件显示,开发企业之所以敢于强势推进,主要是一些地方政府背后“撑腰”。而文保部门则“无可奈何”,导致监管成为摆设。

记者从泗县国土局了解到,释迦寺所在地块属国有划拨土地,2007年7月,县国土局按领导要求对包括释迦寺在内的25亩土地竞价拍卖,最终以1150万元成交,成为当地的“地王”。

2008年,县文化局得知释迦寺保护区遭到施工破坏后,立即派人赶往现场,虽然当时下达了文物保护通告和停工通知,但开发商仍继续施工。随后,他们向上级文化部门反映,国家文物局甚至来函要求报告释迦寺保护情况,但终究“没顶住地方政府的压力”。有关负责人透露,在县政府召开的协调会上,文化部门坚持原址保护,但领导强令异地重建。

按照文物保护法,像释迦寺这样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保护重建需报省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批准,但泗县仅以县政府会议纪要形式就协调了各方意见,决定了文物的命运。而且,异地重建的意见已提出两年,至今却仍未见动工。

文物部门的“无奈”,在镇江宋元粮仓被毁事件中同样存在。记者发现,对镇江发现的千年粮仓,国家文物局今年曾多次发函或下派专家组,提出保护意见,江苏省文物局也召开专门会议,明确要将粮仓、桥、驿站、衙署等建筑遗迹整体保护。然而,一道道“保护令”下,作为开发商的镇江市城市投资建设集团反而加紧施工。据了解,这个叫“如意江南”的房地产项目计划建设700多套房子,还未开盘已有上千人登记购买。

国家文物局有关人士表示,当前一些地方在册文物的消失,主要是一些大型基础建设和大规模城乡建设项目增加所致。按照有关法规,当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出现冲突时,应该经济为文物保护让路,但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甚至出现恶意破坏古文物的行为,为当前文物保护工作敲响警钟。

(据新华社8月16日电)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