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收藏亦风雅 收藏者不可只求量不看质

“开合清风纸半张,随机舒卷岂寻常。花前月下团圆坐,一道清风共夜凉。”这是明代翟佑的一首咏扇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消夏图。扇子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其工艺之精湛,造型之隽美,品种之繁多,堪称中华一绝。
我国扇子名目繁多,千姿百态,大约有500余种,异彩纷呈,各领风骚,其中,山东的麦秸扇,广东的溪蒲葵扇、火画扇,苏州的檀香扇、牙雕扇和丝绸扇,杭州的绢扇、黑纸折扇,绍兴的全棕折扇,岳州的小套扇,肇庆的牛骨扇,四川自贡的竹丝扇,湖北洪湖的纸折扇,福建的印花纸扇,平江的白玉纸折扇,黔江的蟠桃扇等,均以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而驰名中外,有的成为不可多得的工艺美术品。从制扇的材质上分,有竹扇、麦扇、羽扇、葵扇、茧扇、丝绸扇、槟榔扇、木雕扇、玉雕扇、牙雕扇、牛角扇、羊皮扇、印花纸扇、檀香木扇等;就形状上看,有折扇、团扇、圆形扇、方形扇、梯形扇、椭圆形扇、六角形扇、葫芦形扇、芭蕉叶形扇、葵叶形扇等;其他如棕榈叶、麦秆、蒲草等也能编织或制成千姿百态的日用工艺扇,造型别致,晶莹剔透,经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镶,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使扇子艺术身价百倍而畅销国内外。
扇子作为艺术收藏品由来已久,据传藏扇的风气始于魏晋。近年来,我国书画收藏方兴未艾,被视为风雅之物的名人书画扇更成为热门收藏对象。一把名人书画扇,在拍卖会上常可拍出数千数万,甚至数十万元之高价。
我国的扇子之所以受人喜爱,除了因为它可以扇风纳凉之外,还因为扇子与书画艺术是分不开的。历代著名的书画家都喜爱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抒情言志,形成了独特的“扇子文化”。扇子由此也成了融诗、书、画、印、工艺为一体的精美艺术品。扇子成艺,才显示出它的真正价值,也才具有了更加迷人的收藏魅力。
收藏者青睐扇面书画,是因为它小巧玲珑,造型别致,既可品赏把玩,又兼具实用价值,而且进可以装裱或嵌入镜框陈列展示,退可以置身书架或笔筒画筒作为案头摆设。扇面书画,一面绘画,一面题字,不论真、草、隶、篆,还是山水、人物、花鸟、鱼虫,都可以在独特的形式中放出异彩。近年来,随着人们住房条件改善,审美情趣提高,扇子的功能已由展合方便的实用品,变为装饰、馈赠、收藏投资的艺术珍品。
收藏书画扇子,除注重作者名气之外,还需审度扇画上的人物是否与故事情节相吻,山水是否具恢弘灵秀之气,花卉是否给人以娇艳欲滴之感,书法是否抑扬顿挫,气调和谐,飞白变化恰到好处。此外,成扇扇骨精致与否,也直接影响着其收藏价值,收藏者不可只求数量不图质量。
收藏扇子,除了名人字画扇外,大众化的葵扇、竹编扇、绫绢扇、麦秆扇等,凡有独到做工的扇子都具有收藏价值。
另外,收藏的折扇扇面一定要完整洁净,上面书画清晰,墨彩妍润,如稍有残损、变污、霉斑、水渍,收藏价值便会大打折扣。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可以请裱画师将扇面揭下进行修补,重裱成扇面画页,则可减少经济损失。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