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一代”价值被低估了

“‘卡通一代’发展到现在,在广东为什么一直没有被正确认知和重视?”日前,由台北实践大学时尚媒体研究所陆蓉之教授策划的第二届动漫美学双年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陆蓉之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广东对“卡通一代”艺术运动的价值认识不够,她希望通过这次展览为“卡通一代”正本清源。

发端 “亚洲动漫美学源头”

“卡通一代”是艺术家黄一瀚于1992年发起的一场艺术运动,成员多半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他们的作品体现出了电视时代、卡通大众流行文化以及商品经济对他们的影响。他们主张在新一代的生活已发生巨变的时候,艺术的内容和技巧也要有根本的转换,进行“现在进行时”的创作。“卡通一代”成员包括黄一瀚、江衡、田流沙、冯峰、孙晓枫、响叮当、苏若山等。

“‘卡通一代’艺术运动是崛起于亚洲的‘动漫美学’源头”,陆蓉之表示,尽管她一直到2004年在台北当代艺术馆策划的《虚拟的爱》大展上,才第一次提出动漫新美学的概念,“对‘卡通一代’的认识,我有点后知后觉,但是,一旦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后,就开始了专题研究”。

陆蓉之认为,漫画、卡通发展深化为世界青少年之间彼此沟通的符码,而不仅是一个时代或族群的集体记忆与认同而已,更像是个人追求表现、传达意念,或发挥想象力的模拟和再创造的沟通途径。而从这个角度来说,黄一瀚所领导的“卡通一代”,是她的前辈。

现状 潜力大但一直未被重视

“‘卡通一代’的艺术家基本功扎实,他们的创作是当代艺术的一个发展方向”,陆蓉之认为,网络的发展,观点发布的即时性,使得观念艺术到了穷途末路的尴尬位置,“卡通一代”的艺术创作不仅有其艺术价值,对它们周边产品的开发,也能带来巨大的产值和极其庞杂的产业链。

此外,陆蓉之说,“卡通一代”产生的十多年来,他们没有消失,都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但广东都没有好好地想过如何利用“卡通一代”这一张名片。“反而轮到我来做,这确实是挺奇怪的事情”,陆蓉之说,“广东是时候要重视他们了”。

突破 注册进行商业开发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璜生表示,这次,策展团队以重回历史现场的方式,为“卡通一代”做了正本清源工作。

对于“卡通一代”的重新挖掘,“卡通一代”发起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黄一瀚回应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北京有新生代,上海有美女文学,而广东有的就是‘卡通一代’”。黄一瀚透露,“卡通一代”艺术家也有过对作品的商业开发计划,但最终因为缺乏资金没能实施,近期他们将会有新举措,“目前,考虑把‘卡通一代’进行注册,逐步将它延伸为产品”,黄一瀚说。

对话

陆蓉之:国内很多批评家简直是误人子弟

记者:有人好奇,陆蓉之一直是以当代艺术活动的策展为主,怎么突然转到了动漫这一块?

陆蓉之:我觉得动漫美学也是当代艺术,国内对当代艺术有很多误区,认为只有某种东西才是当代艺术,某些东西就不是当代艺术,我对这样的观点是非常厌恶的,这些不是当代艺术,难道是古代艺术?在我看来,活着的人做的艺术,都是当代艺术。

记者:这次叫“动漫双年展”,但是只有两个展厅供你们使用。为什么一定要用双年展这样的名称?

陆蓉之:Contem porary art是从西方翻译,Contem porary就是当下、当代的意思。还有现在时髦的biennial(双年展),指两年一次的展览,不是当代艺术的专利,国内很多批评家、教授,简直是误人子弟。他们说,只有当代艺术才能做双年展,在巴黎,就没有当代艺术双年展,他们只有古董双年展,我在农场养猪,养了两年,我可以把所有的种猪拿出来做一个猪的双年展。不少人的知识结构有问题,有很多误区,我作为一位老策展人,有责任出来说话。

至于广州的展场,面积是相对较小。这个展览作品我们在台北、上海、北京已经展出过,北京的展场就很大。不过,这次在广州倒是呈现出了万花筒般的展览感觉,展厅的墙壁上,贴得像邮票一样,让人目眩神迷,我们只有两个展厅,但是做了十个展厅的工作量。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