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画:金融危机中的保守疗法
华尔街风暴在继续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内通胀压力、股市动荡等内部环境也同样使中国宏观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增长面临巨大挑战,与之相应,艺术品收藏市场开始面临“崩盘论”的考验。今年春拍,60%甚至50%的成交额度并不鲜见,火爆数年的当代艺术品以底价甚至低于底价被拍出,眼看秋拍在即,春拍后的一连串反应在收藏市场上引起的恐慌仍未平息。
从司空见惯的高于底价10倍乃至20倍成交,到现在的低于底价拍出,当代艺术品价值的迅速缩水使藏家重新将目光投向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品收藏。
据了解,在2008年春季的拍卖市场上,中国古代书画的价格占据了市场高端,呈现较大幅度的上涨趋势。到目前为止,今年中国书画拍品成交价格排行榜的前100位中,中国古代书画作品占到了三分之一,在排行的前10位中占据7位,排行榜的前5件均为古代书画作品。这种以长线投资为主、收藏群体相对固定、价值表现基本坚挺的收藏品,能否成为收藏家们应对金融危机的“保守疗法”?
拍卖行看法:“拐点论”与“回归潮”
甘学军(华辰拍卖董事长):今年春拍后,中国艺术品市场面临“拐点”的声音不绝于耳,我认为,成交额度的降低是收藏市场从异常火爆回归正常水平的表现。
大家可以想想5年前的拍卖市场,也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比如当代艺术品的拍卖,因为近几年全部是100%的成交额度,动辄拍出高于底价10倍到20倍的数字,人们对比起来会觉得今年“跌”得厉害,实际上对于当代艺术来说,60%的成交额已经相当可观了。而现在市场上所谓的“崩盘”,也只是对当代艺术而言,因为当代艺术收藏者的收藏心态和收藏方式都还不成熟,这种“崩盘”我认为反而是一种回归,回归它本来应有的价值和状态。
收藏家看法:古代书画价值极具保障性
颜明(多年从事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古代书画的收藏门槛极高,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因此成为资本最不可能炒作的领域,古代书画无法像当代艺术作品一样火爆也正源于此,但古代书画所具有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它们的价值极具保障性。
今年春拍价格最贵的古代书画是恽寿平的《载鹤图》,拍出了3696万,其实它就算再多拍出一倍乃至上亿的价格也不会有争议,因为它只此一幅,不可能再找出同样的《载鹤图》来,没有可比性。去年底仇英的《赤壁图》拍出了7952万,创出了中国古代书画的价格“第一高”,我敢肯定今后中国艺术市场上单件价格过亿的作品,大多将出现在中国古代书画板块。
今年春拍中国书画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种关注在今年秋拍中会表现得更加强烈。这次金融危机我认为是对收藏家的一次清洗,留下来的是真正喜欢艺术品的藏家,这也是收藏市场的一种回归。中国书画之所以会在现在脱颖而出,是因为它一直以来价格的表现最真实,藏家体系最稳定,收藏风气最端正。
鉴定家看法:秋拍市场主打古代书画
萧平(著名书画鉴定家):今年秋拍市场的主力拍品中,绝大多数以中国古代书画为主,华辰拍卖更是与积翠园主人陈英、金岚联合推出珍藏精品拍卖,杨季衡的《碧垆春满图》、仇英的《溪山楼阁图》、文征明的《竞秀争流》、李士达的《竹溪六逸图》、华岩的《松鹤图》等一批罕见中国古代书画巨制首次现身,都属于估价千万级藏品。在目前的情势下,不少藏家都在等待好的投资时机,如此大批古代书画罕见之作在拍卖会上出现,无疑会在收藏市场上起到深潭击水的效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