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亲笔信三代人珍藏90年 为“国家一级文物”
近日,唐山市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接受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李大钊的一封亲笔信。捐信人是李大钊生前挚友宁绍先的侄孙、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宁大明先生。
经河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此信件为国家一级文物。
李大钊写信为筹办女子初校
此信写于民国九年(1920年),内容是有关李大钊先生为筹办家乡乐亭县大黑坨村女子初校,聘请一位姓翟的女教师的事。李大钊在信中说,自己已为该教师准备了20元盘缠,其几天后就可动身去大黑坨村任教,并嘱托家乡亲友尽力为外来教师及家人提供好食宿安排。(书信原文为:“来信已阅悉,女教习已聘妥。翟女士年薪二百五十元,望大家设法筹款,不日起程,(一去)川资二十元由我捐出,知会会上诸公,赶快为女教习备一小院,(我看南学最好)以便教习携他的丈夫同来,此事最方便,初办女学,难得如此,如何?赶快来信。钊”)
原来,李大钊在1919年寒假回到家乡乐亭县,发现那里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禁锢下,很多女孩子没有读过书。为了给女孩们提供就学机会,他邀集附近的开明乡绅及热心公益人士,共商在家乡开办女校一事。当时,李大钊举荐永平府同窗好友、家住乐亭县城关的宁绍先为男教师,回到北京后又多方奔走,聘请到了翟女士前往大黑坨村任女教习。此信便是这时转给宁绍先的。1921年,李大钊再次回乡,在大黑坨村严华寺创办了大黑坨小学,同时招收男女学生入学,开创了男女合校的先例,还亲手为小学撰写了“学校造人才,为改造社会;读书为做事,不是为做官”的对联,以此鼓励孩子们早成栋梁。此后,乐亭县各地纷纷效法,使更多孩童有了读书机会。
三代多次移居书信仍保存完整
作为李大钊的挚友,宁绍先敬仰李大钊的风范气节,便将来信精心珍藏。尽管在解放前的白色恐怖下,收藏这样的信件风险很大,特别是宁家,作为共产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站,曾几次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查,宁绍先的三弟宁作民也因地下党身份被敌人杀害。不仅如此,乐亭县城还经历了洪水、地震等几次天灾,宁家多次移居搬迁。
然而,祖孙三代经过近90年辗转周折,此信仍旧保存完整。在李大钊纪念馆为明年迎接李大钊诞辰120周年而重新布展之际,宁家人将这封书信捐献出来,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从中受到教育,以此作为大钊故乡人对伟人的最好纪念。
据宁大明教授讲,他姐姐手里还有一封李大钊直接写给他二爷宁绍先的信函,目前也正在与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协商捐献、收藏事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