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收藏出现地方走向 晚清小名家书画价格倍升

  “这些小名头书法以前也不过千把元,现在没有五六千元都拿不下了”,一位刚刚参加广州一小拍的收藏人士慨叹太多买家与他争夺,令他最后要花上等于预期数倍的价格才能买下心头好。刚刚结束的广州艺拍33期拍卖会成交旺盛,总成交额超过200万元,为广东今年的秋拍开了好头。

  印章专场100%成交

  据了解,本次拍卖成交率在70%以上,其中瓷杂类成交为75%,成交70万元,书画成交率为70%,成交130万元。

  由于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激发国人对中国传统印石文化的热爱,本次拍卖推出的同一藏家珍藏的印章也吸引了许多买家的争夺。该批包括寿山石、芙蓉石、青田石以及铜等材质在内的印章,大多为何秀峰、张祥凝等名人所刻,一开拍就引来了藏印爱好者的激烈竞拍,结果全部无底价起拍的印章几乎都以数千元的价格成交,并100%成交。

  广东收藏逐渐出现地方走向

  在书画专场中,台湾藏家珍藏的于右任等大家的书法作品都拍得了好价钱,而晚清民国的广东小名家书画作品也受到买家空前的追捧。如王宠惠的书法以500元起拍,成交价为11000元;孔德诚的书法起拍价为500元,成交价却被追高到15000元;以无底价起拍的卢子枢画作竟然一路走高到20000多元,其书法更是以9000多元成交,而在此之前其市场价位不过在5000元左右。

  据一位收藏行家表示,许多以前市场价为1000多元的广东晚清、民国作品,在拍卖市场上拍出至少5000——6000元的价格,证明随着收藏人士对广东历史的了解,开始关注本土名人书画,许多广东名家作品的收藏逐渐出现“地方走向”。

  不过,有行内人士表示,珠三角的名家市场已逐渐上升,潮汕地区的许多文化名人却仍未被肯定,如本次拍卖的黄史庭、孙文斌、萧立声等人的作品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