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亚洲艺术快速上涨 香港夜拍已得到市场认同

5月24日,香港佳士得春拍的“亚洲当代艺术”与“20世纪中国艺术”两个专场首开夜场拍卖,结果取得骄人业绩。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佳士得全球区域董事张丁元先生。

夜场拍卖:亚洲市场国际化的指标

张丁元指出,这次夜场成功地凝聚了全球对亚洲市场的关注,带来了较好的反响。夜场64件拍品,日场500件拍品,夜场成交额近4.68亿港元,日场3.45亿港元,由此可见夜场的分量。

他介绍,亚洲买家占到65%到70%。总的感觉是买家的分布比较平均,这可以说是这次夜场拍卖的特色。不过,新进的买家、认真严肃的买家更关注夜场。有趣的是,印度的客人买日本当代艺术家的雕塑,说明这些新买家没有地域的限制。这说明,可以把夜场的拍卖业绩看作亚洲市场国际化的一个指标。反过来,这也向当代艺术家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在作品中体现区域性文化的象征性?如何从母体文化中把握艺术价值,从而确保艺术品的学术性与市场性?

中国当代:带领亚洲艺术快速上涨

谈到成交结果,他又指出了三个特点:一是新的拍卖纪录非常突出,以曾梵志为例,他的上次拍卖纪录大约在550万美元,而这次则将近1000万美元,涨幅惊人;二是中国当代艺术高价作品的呈现,带领亚洲艺术的上涨;三是日本和印度这次表现突出。日本和印度的当代艺术作品的上涨,从去年春拍开始,而今年春拍上涨的加速度明显,竞拍时参与人数众多,竞拍的速度加快,现场气氛热烈。

谈到这次入选夜场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他表示,其中虽然人数不多,但包括了F4、刘小东以及更年轻的刘炜、唐志冈、杨绍斌等,还有海外华人板块。这次的拍卖结果要么是稳定在一定的水准,要么就有特别的突破:前者如张晓刚的作品,总体价位比较平稳,其自画像按尺寸来计算还是创了新高;后者的代表就是曾梵志。

他特别指出,当代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艺术家与市场的互动:藏家对艺术家有很高的期待,同时也关注他们现在与未来在做什么。这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信息传递很快,另一方面是因为市场还存在着一定的想象空间。如曾梵志受到关注,藏家认为他有天赋,不断创新,艺术探索有连贯性,未来价值值得期待。“我们期待新的明星”,他觉得应该鼓励艺术家从技术上、概念上进行比较,去探索新的表达语言。

亚洲市场:有望比肩纽约、伦敦

这次20世纪中国艺术的夜场拍卖表现也很突出。相对来说,亚洲当代艺术比较全球化,而这个专场则比较有区域性。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有许多西方买家进场。西方买家的特别之处在于:拍品中抽象的、写实的以及东西融合的三大类都有拥趸,而且互不重叠。他透露,西方买家对这个专场的兴趣,在近年来一直保持15%到25%的增长。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从原来的2%成长为今天的20%。这说明中国的崛起,不仅表现为当代艺术受追捧,也引发了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文脉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他说,拍卖业绩和反响,表明夜场拍卖带来的概念得到了市场的认同,我们有可能借此为亚洲的当代艺术家提供一个很大的舞台,他们会受到全球的聚焦,可望借此向国际买家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价值观与审美风格的艺术,而且相信其市场价格与西方比应该没什么不同,就好比上海、台北顶级地段的房地产价格可以和纽约、伦敦比肩一样。相信这会带来良性的互动。当然市场还需要时间,当代艺术对圈内的人来说也许已经不再陌生,但对大众来说还很不了解,如果他们都很熟悉,市场就会完全不同。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