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书法作品多次拍出千万元高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乾隆仿照赵孟頫书体为北海阐福寺大佛殿所书《福田花雨》最终以805万元成交。

      乾隆皇帝御书《白塔山记》原卷最近现身北京保利拍场,以1.01亿元落槌,创下今年全球中国书画拍卖的最高价。嘉德拍卖成立20年首次为古代书画家、明清之交的王铎开设书法专场,市场表现不俗。匡时再推“畅怀书法夜场”涵盖文征明、董其昌、黄道周等多名明清书画家的书法作品……本季秋拍,诸多明清书法成了话题热门,单件作品屡屡拍出千万元以上的高价。市场为何如此看好明清书法,此股热潮能持续多久?

      明清书法过去多徘徊于百万元

      笔者调查发现,我国古代特别是明清书法作品拍卖的温度不减。仅以今年春拍为例,匡时拍卖首次推出“畅怀书法夜场”,顺利斩获1.14亿元,成交率高达91.3%。其中诸多明清书家的作品表现出众:王铎《草书自作诗三首》以500万元起拍,一路爬升,最终以1322.5万元拔得头筹;乾隆皇帝仿照赵孟頫书体,为北海阐福寺大佛殿所书《福田花雨》以350万元起拍,10多轮竞价后以805万元成交;伊秉绶 《隶书录句》以621万元成交。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书法,加上不少高质量的书法作品走入拍场,书法板块得到了提升。”嘉德拍卖中国书画部业务经理胡莹告诉笔者,一般来说,新进入拍卖场的资金一般会流向现当代艺术,其市场起落受到经济景气程度影响比较大。而古代书法因为鉴识门槛高,需要投资者拥有完备的知识结构,整个盘子的资金量比较稳定。除了艺术价值外,古代书法还具备一定的历史价值,具有资料意义。从年代来看,宋元作品精品多、价位高,但数量稀少。明清书法相比而言数目可观,成交价位以往多徘徊于百万元数量级,现在破千万元的精品也在陆续出现。

      拍品兼具艺术史料双重价值

      在本届秋拍中,盈时、荣宝两家拍卖公司也分别把王铎《草书》轴与诗文稿墨迹送上了拍台,其中诗文墨迹稿中多有涉及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清兵入关等事件,是直击明末清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为此,荣宝拍卖还特别举办了 “王铎书法的考鉴与研究—— 王铎佳书赏鉴消夏会”,延请国内专家对这批诗文稿进行研究解读,深入挖掘背后的创作背景和文化意义。

      “今年秋拍盈时书画专场中书法拍品,特别是明清书法作品,比以往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升,这一方面是根据市场情况做出的积极应对,另一方面也是根据我们目前现有的藏家需求所特别增加的。”盈时拍卖总经理常乐告诉笔者,除了同样推出王铎的草书外,清代邓石如的篆书八言联,清末民国年间的弘一的诸佛菩萨祖师桌屏以及清末刘墉的行书六条屏也受到了藏家的普遍关注。在他看来,各拍卖公司通过着力挖掘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提升了拍品的市场价值。明清正值易代之际,无论是砥柱名臣还是书坛大家,作品都不仅仅是艺术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