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瓷收藏或上涨

      日前以2.8亿元成交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中国瓷器拍卖纪录,明清瓷也再一次成为热议的话题。而与明清瓷器相对的宋元以前的高古瓷,便成了被冷落的对象。

      “还不如民国瓷器涨得好。”瓷器藏家周本生认为,相比高古瓷的文物价值,其经济价值仍处于低估阶段。陶瓷鉴定专家李晓旭也认为,高古瓷的收藏性价比很高,预计三四年后,可能会出现爆发式上涨行情。

      何为高古瓷?一般认为,至少是明清以前各朝代烧制的瓷器。周本生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高古瓷的市场行情一直上不去,即便是名窑精品价格也很不理想,如当时一件南宋龙泉窑粉青菊瓣碗价格才200余元,这主要因为藏家当时只认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的瓷品,其他窑的瓷器还未形成市场。

      由于五大名窑的瓷器较少,于是醒悟的藏家们2000年以后才把眼光逐渐投向越窑、长沙窑、龙泉窑、建窑、湖田窑、吉州窑、耀州窑、磁州窑、洪州窑等窑口。

      2001年以来,高古瓷行情年年看涨,由于升值空间巨大,受到不少藏家热捧。2003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卖一只南宋龙泉窑粉青鬲式炉,成交价近340万元;而国内一只类似的鬲式炉价格在两万元到四万元之间,相差近150倍。另外,香港苏富比春拍上,2009年一件南宋青瓷粉青釉纸槌瓶以6752.75万港元落槌;2012年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2.0786亿港元成交。

      “近两年国内可以用几万、几十万买到的高古瓷,在国际市场可以卖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李晓旭介绍,这主要因为按照现行政策,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不允许拍卖,所以国内收藏家无法大量进入这个领域,价格也一直拉不起来。

      由于明清官窑瓷一直是收藏市场上的热点,价位迅速攀升,这把明代以前的高古瓷远远甩在了身后。李晓旭认为,目前明清瓷价位已经很高,未来上涨空间不大;而高古瓷存世量稀少,品位高雅,现在处于价值洼地,潜力很大。随着人们对陶瓷的理解加深、认识提高,这一块市场早晚会起来的。他个人认为,唐宋官窑瓷应该比明清官窑瓷器贵10倍才算合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