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嘉德春拍简析公司运作及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走势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2006年春季大型拍卖会6月6日收槌,一共拍出文物艺术品3268件,成交总额53587.8万元,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有87件,超过千万元的有3件,取得令人满意的好成绩。透过嘉德春拍,我们可以看到大型拍卖公司的运作原则,极其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2006年的良好走势。

适时调整公司运作原则守望诚信品牌

中国嘉德公司自去年秋季拍卖会以后,和其他大公司一样,认真总结十几年来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运行情况,分析当前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严峻的形势,调整公司运作原作,守望自己公司的诚信品牌。

文物艺术品是一种蕴涵着极高文化艺术内涵的不能再生的特殊商品,这种特殊的属性,就确定了文物艺术品存世量是有限的,尤其是高档次高价位文物艺术品的精品更是有限的。同时,文物艺术品的特殊属性,也使其消费对象,亦即收藏家队伍,与全国总人口相比也是有限的,这个队伍需要高深的文化艺术的修养,和雄厚的经济实力的支撑。纵观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其规律都是波浪式曲线前进的,尤其是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仅仅有十几年的历史,其货源的来源和收藏家的队伍的调节,都没有形成良性循环,自去年秋季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由第二个高潮期转入平稳发展期以后,识时务者为俊杰,明智的大型拍卖公司都适时调整经营策略,调整了运作原则。

中国嘉德公司首先是压缩了市场投入数量,尤其是中国书画类的投入数量压缩了近百分之三十。中国书画类拍品一直是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主要门类,约占拍卖市场成交总额的四分之三,嘉德公司首先对中国书画类施行“大裁军”,把已经遴选好的一千二百余件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压缩到九百零一件。此项工作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是十分困难的,稍不留神就会损伤送货方的积极性,甚至会把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征集来的拍品,白白转移到其他拍卖公司。因此,就得要向供货方分析当前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严峻形势,保护好市场健康发展的是大局,承诺下一次拍卖会推出,用自己公司的诚信,得到供货方的同意与支持。

其二是压低拍品的底价,把拍品的底价定得符合市场实际的价位。中国文物艺术品过去长期在计划经济情况下,其价格是十分低廉的。随着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文物艺术品的价格提升迅速,特别是一些文物艺术品中的精品,升值的空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目瞪口呆,再加上一些新闻媒体宣传乃至误导,使得一些文物艺术品拥有者滋生了一种“底价”定的越高越好的心理。因此,要想把底价定的符合市场实际的价位,其工作做起来难度是很大的。要求公司的业务人员要懂得鉴别文物艺术品的真伪,区别其好坏优劣,还要懂得市场价格极其升值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说服拥有拍品的卖家,这就要显示出一个业务员水平的高下,显示出一个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威望与权威性。

中国嘉德公司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说服了广大拍品的拥有者,终于把拍品的底价压下来,使今年春季拍卖会拍品的底价,与市场的实际价位比较接近,招商时赢得广大收藏家购买者的认可,展览和拍卖现场都吸引了众多的买家,使得拍卖会出现人气买气两旺的生动热闹场面。其结果是很多拍品的成交价,反倒都超出拍品的底价。如中国书画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有37件,成交价超过底价的有32件,而且大部分还都超过了参考价的上线价。如石涛的《社莲图》手卷,底价为580万元,以1177万元成交,整整超过了底价的两倍。赵左的《溪山无尽图》手卷,底价为450万元,以1100万元成交,超过了底价的两倍多,还创造了赵左作品的最高价位,取得买方卖方的双满意。

其三是做好巡展,加大宣传力度。如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时代,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连网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力度,同时还要做好巡回展览工作。特别是对于拍品中的高价位的艺术精品,要通过巡回展览,送到收藏家比较集聚的地区,方便收藏家鉴赏品评。因为文物艺术品是一种高价位的特殊商品,买家必须亲自上眼上手才能下定购买与否的决心。但是,高价位文物艺术品购买者一般又都是大的企业家,他们公务繁忙,业务缠身,你把这些拍品送到买家聚居的地方,为买家提供了方便,做好了服务,就能争取到更多的买家。拍卖公司是中介公司,重要的工作是服务,印制拍卖图录是服务,宣传是服务,展览是服务,巡回展览也是服务,服务工作做好了,服务工作做到家了,客户就来了,买家就来了,拍卖会也就热闹了,成功了。

中国嘉德公司为了今年春季拍卖会的成功,除了做好中国大陆一些重要地区巡回展览以外,还增加了香港、印尼等地区,让更多的收藏家了解到珍贵文物的信息。如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通过巡展,使更多的不同地区的收藏家了解到该瓶珍贵的详细信息。该瓶原来主人是著名收藏家陈清华先生,为美籍华人,以收藏宋元古籍善本而著称,为近代古籍善本收藏家之翘楚,此瓶祖传至今。从现有资料证明,同样瓷瓶存世仅两件,一件现存上海博物馆,能够上市买卖的仅此一件,更显其之稀有与珍贵。在拍卖场上,当拍卖师叫出380万元起拍价时,香港著名收藏家张宗宪先生,一口价跳叫到1118万元,但此一跳叫并未震慑住其他众多买家,来自台湾的著名收藏家蔡一民先生以1200万元应价,张宗宪先生又以1218万元、1318万元、1418万元、1518万元应价,台湾著名收藏家王定乾先生耐不住性子,跳叫到1888万元,仍未震慑住众多买家,应价声逐步攀升,台湾《艺术新闻》杂志的刘太乃、田本芬受台湾买主委托,应价到4700万元,委托席应价4800万元,经过38次竞争,最后以5280万元成交,创造了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最高成交价,闯入中国瓷器世界排行榜第四名,此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主人,据有的人士分析,可能是中国大陆的一位企业家,但愿如此。

其四是加强鉴定,规范市场,守望诚信。拍卖法虽然规定拍卖企业对于拍品的瑕疵真伪不承担责任。但是,一个成功的拍卖公司,必须有眼力极佳的鉴定队伍,有规范的市场操作秩序,有一个好的诚信威望。诚信是一个好人的品质,诚信也是一个成功企业的根基和准则,诚信应该是所有企业的共同品牌,凡是成功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都是把诚信当作命根子进行呵护与守望的。

可是,近几年来有些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却不走人间的沧桑正道,大搞“假货”、“假拍”,弄虚作假,坑害民众,危害市场。“假货”你这个拍卖公司拍卖出去后可以赖着不退货,但是,这些假货再送你公司参加下次拍卖会你得收下吧,如此周而复始,你这个拍卖公司不就成了假货公司了吗。“假拍”也是如此,纸是包不住火的,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迟早是会败露的。我在今年初,就曾经在一家新闻媒体上作过检讨,因为我曾经宣传过一件“假拍”创造的最高成交价记录,使我想起此事就脸红,甚至为此想退出“江湖”。“假拍”就是弄虚作假,就是说谎,是很丢人的事情,这几年在国际上都丢了中国人的脸。“假拍”害人害己害文物,尤其是这几年“假拍”的那几件高价位的文物,因为虚假的“身价”蒙了羞,挂满了灰尘,即便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也失去了教育功能,因为你的“身价”是虚假的,己不正何以正人。在此我也给新闻媒体的朋友们提个醒,提高警惕,严防上当,更不要为一点广告费等小利而“失身”。

中国嘉德公司对此次春季拍卖会拍品的鉴定更加认真,特别是对于高价位的作品更加重视。大家都知道,文物的著录与题跋,是鉴别真伪的有力佐证和帮手,嘉德公司此次春拍单件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中国书画(包括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一共37件,其中曾经被出版著录的有10件,有名人鉴定、名人题跋、名家收藏的有18件,作品取自作者本人的有4件,三项占总数的95%,这些都无形中给收藏家提供了方便,坚定了他们收藏的信心。嘉德公司在拍卖操作上也是严谨规范的,对于不能成交的拍品,宣布流标,不搞假拍。这一点他们是有传统的,我记得在2000年秋季拍卖会,嘉德公司推出一件唐怀素的《食鱼帖》,这是一件高价位的重要文物,但在当时因为底价定的偏高,在拍卖场上无人应价而宣布流标。今年春季拍卖会,也有一些高价位的拍品因为无人应价而宣布流标,诸如乾隆《青花西番莲寿字纹如意尊》,底价为450万元、董其昌等人合作《诸名贤寿文衡山八十诗画册》,底价为180万元等,皆因无人应价而宣布流标。我们希望嘉德公司这些规范的操作,对于净化市场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走势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从1992年北京国际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开始,十几年来得到健康迅速的发展,并且在1995、1996年和2003、2004、2005年分别出现两次高潮。

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的运行轨迹,是受两个坐标运行的线路所左右的。一个坐标是每年成交总额,一个坐标是文物艺术品的成交价格。成交总额这个坐标运行的线路,是随着每年成交额多少波浪式运行发展的。文物艺术品成交价格这个坐标,是受文物艺术品包孕深厚文化内涵和不能再生的特殊属性所决定,这个坐标运行线路以上升为主导,很难下降,只是每年上升的高一些,还是低一些不同而已。当两个坐标运行的线路在一定的高度相重叠时,拍卖的高潮就出现了。如第一个高潮出现是北京翰海推出的北宋张先《十咏图》手卷,以1980万元成交,中国嘉德公司推出的傅抱石《丽人行》横批,以1100万元成交为标志。第二个高潮出现是中国嘉德公司推出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手卷,以2530万元成交;中贸圣佳公司推出的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山水册》以1980万元成交、齐白石的《诗意山水册》以1661万元成交、米芾《研山铭》手卷以3298.9万元成交、陈洪绶的《花鸟册》以2860万元成交等为标志。每个高潮过后,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都会转入平稳的发展时期。

自从2005年秋季,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稳定发展期以后,对于2006年市场形势如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是一些海外媒体,对于大陆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说成是“泡沫经济”、已经“蹦盘”、走入低谷。我在去年年底,写了一篇《2005年全国七大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回顾与展望》的文章,得到很多同行赞同,此文中对于明年市场的形势,专门用“明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将会平稳发展”为小标题,撰写了一个段落,大家更认为分析的切合市场实际。可是,海外一家媒体在全文转载我这篇文章时,最后还是加了一个括弧:此文的观点不代表本刊。

现在经过中贸圣佳、中国嘉德两大拍卖公司的春季拍卖会的成功,充分证明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顺利地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也有人将此称之为“软着陆”,总之是给大家吃了一个定心丸,给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使大家认识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运行发展的规律性,看到了光明的前途。当然,从这两大拍卖公司成交总额上看,今年春季拍卖会比去年春季拍卖会是减少了,但是,拍品的投入量也大大减少了,文物艺术品的价格并没有降低,而且还创造了一些艺术家作品的新高价。如中贸圣佳公司推出的恽寿平《载鹤图》手卷,底价为680万元,以1111万元成交。沈铨的《百鸟图》立轴,底价为20万元,以242万元成交,创造了沈铨作品的最高价位。中国嘉德公司推出的赵左《溪山无尽图》手卷,底价为450万元,以1100万元成交,创造了赵左作品的最高价。清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盘口瓶》,底价为500万元,以5280万元成交,创造了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最高价位,荣膺中国瓷器世界排行榜第四名。清雍正《珊瑚红地粉彩双耳瓶》,底价为180万元,以792万元成交,高出底价四倍多。民国十五年《张作霖大元帅壹圆金币》以319万元成交,创造了中国钱币最高价。“红印花小壹圆”邮票以242万元成交,创造了中国邮品最高价等。

今后市场的严峻形势仍不容忽视

当前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顺利地进入稳定发展时期,这是可喜的,但面临的严峻形势仍然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是货源的紧缺。

文物艺术品的不可再生性,就决定了文物艺术品市场投入量永远是有限的。从国际上看,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货源,主要是靠收藏家在市场上收藏、积累,然后再到市场上投放实现循环的。例如,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出现第一个高潮是1980、1981年,大收藏家仇炎之辞世,他收藏的一批明清两朝精美的官窑瓷器和高古的珍贵青铜器释出,由其后人委托苏富比在香港、伦敦拍卖,仅其中两件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一件被银行家马锦灿以528万港元中标,一件以418万港元被收藏家区百龄竞得,创造了中国明清官窑瓷器最高价为标志。第二个高潮是1998、1999年,“英国铁路局基金会”将其收藏的一批珍贵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在伦敦、香港拍卖市场投放引爆的,其中南宋《郊坛官窑青瓷六棱洗》以2200万港元成交,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菊纹大碗》以2035万港元成交,清康熙《五彩花鸟纹碗》以1104.5万港元成交等为标志。而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形成仅仅是十几年的历史,原来保存于民间极其文物商店、工艺品公司等经营企业的藏品,经过多年的众多拍卖公司的征集拍卖,已经告罄。就连新开辟的海外征集的渠道,也已经逐渐萎缩不畅。而这几年新兴的收藏家阶层,对于他们收藏品的需求与认知,尚处于只进不出的阶段,拥宝惜售是是收藏阶层的主要心态。因此,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货源,尚不能实现良性循环,收藏家只进不出,或者是多进少出,货源的紧缺就成为当前所有拍卖公司共同的难题。

自去年以来,油画和当代中国画在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开始繁荣红火,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方面的市场,经过多年的培育与开发,总算是出现了好的结果。但是让人担心的是众多拍卖公司蜂拥而上,价格互相攀比,无节制地抬高,供过于求,这将是毁掉市场的隐忧。

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是有其规律性的,市场的规律也是无情的,尤其在高潮过后的平稳发展时期,必然促使众多的拍卖公司重新评估,优胜劣汰。甚至对处于第一集团的大型拍卖公司 ,也将重新排队,向着超级拍卖公司整合,在竞争中确立超级公司的地位,市场也将会得到净化,逐步走向规范。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