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明年将停止原木出口:红木价格普涨
红木原料的紧缺和价格的不断上涨,让做了多年红木生意的李江(化名)也感到了焦急。
“说‘没得货’。实际上是价格高了,(他)不敢动。”昨日(11月24日)下午,在国外实地考察的朋友,从电话中传回给在成都的李江依然是不好的消息。
今年6月,新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称CITES公约)生效,是目前国内红木价格上扬的导火索。在新公约规定下,红木材料原产国开始严禁红木砍伐并控制出口贸易。
如今,作为红木出口的主要国之一,缅甸也计划从2014年4月1日开始停止原木的出口。这一消息迅速传导到市场的结果则是红木原料价格 “疯狂”上涨。作为红木品种之一的缅甸花梨 (又名大果紫檀)上涨迅速,目前,“50公分(木料直径)左右的价格已经涨到了23000元/吨,而此前其价格仅一万多,涨了近一倍。”
原料价格大幅上涨
李江的红木家具展馆位于成都市区某核心地段。该家具馆的店员指着一款大红酸枝 (红木品种之一,又称交趾黄檀)造的茶桌台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道,这套家具目前售价达到10多万,涨价前也就7万~8万元。对于目前店里红木销售的情况,该店员表示,并不如意。
更让李江操心的是,远在国外考察的朋友们传来了坏消息。“一天涨了7000多元 (指每吨价格)。”李江说,近期,缅甸花梨的原料价格快速上涨,“50公分 (指木材直径)左右达到23000元/吨,此前也就1万多元,涨了近一倍”。
李江所遭遇的情况是目前国内红木家具商们普遍面临的原料成本上涨的缩影之一。
今年6月,新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生效,被视为此次国内红木价格上扬的导火索之一。
《公约》中,中国红木产业用材中,有交趾黄檀、中美洲黄檀、微凹黄檀、伯利兹黄檀和卢氏黑黄檀由附录III被升列至附录II,加上附录原有的檀香紫檀和附录I的巴西黑黄檀,目前共计有7种重要红木树种进入了一、二级保护植物目录,这意味着这些树种都要有进出口许可证或者再出口证明书,才能进行国际贸易。
大红酸枝,产地在东南亚的老挝、越南等地,是最名贵的酸枝木。
根据新《公约》规定,红木材料原产国开始严禁红木砍伐并控制出口贸易。据悉,自5月起,越南率先对红木原材料出口提税200%;10月中旬,越南、老挝报关公司通知中国合作方,凡在这两国订购的交趾黄檀必须于10月25日前全部出关,以后将严禁出口。
受此影响,今年以来,大红酸枝价格涨幅明显。《中国证券报》11月22日报道称,目前大红酸枝的小料、次料每吨价格5万至7万元,中料每吨价格8万至15万元,口径20厘米的好料每吨价格在20万至30万元,口径在20厘米至30厘米的上等好料每吨价格在40万至60万元之间,还有些板料按其宽厚论块卖,折合下来每吨一百万元。
据了解,大红酸枝、缅甸花梨的原料价格近期也快速上涨,这或与缅甸目前明确明年停止原木出口有关联。
据悉,缅甸将从2014年4月1日开始停止原木的出口。根据该国正在制定的林业发展规划,其原木出口从2014~2015财年开始将全部停止,木材必须经加工,提高其价值后方可出口。
今年以来,缅甸花梨的价格也快速攀升。中国木材网10月底的消息称,缅甸花梨的价格从7月份开始不断上涨,直径40~70cm原材从最初的1.18万元/吨,上涨到1.85万~2万元/吨。
销售行情显冷清
“原料价格上涨了一倍,”李江说,而接下来,市场红木售价的上涨仍将持续,但较原料价格上涨有些滞后。
昨日,记者随机走访了成都市区玉带桥附近的多家红木店面均被告知,红木家具的价格近期已经上涨,未来或仍将上涨。一位红木家具馆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店中大红酸枝等材料的家具价格上涨幅度约在50%左右。
与此同时,红木家具的销售行情稍显冷清。上述工作人员就表示,下半年作为家具销售的传统旺季,近期其店内红木家具销售并未较前期有明显好转。
原料价格上涨,销售却并未有较大改观。面对这一状况,目前,即使是做了多年红木生意的李江,对于未来行情如何发展,也没有更多把握。
“由于红木越来越稀缺,越来越有价值,无论是使用价值还是收藏价值,都使得红木的市场价格要往上涨。”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在电话中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那么,红木家具批发商和厂商未来如何应对这一市场情况呢?
朱长岭建议,由于红木中的一些品种已经属于稀缺资源和濒危物种,因此要节约,“用别的(木料)代替,或者是减少需求。”
亚洲家具联合会会长林作新也建议今后多用别的木材来代替红木的使用。他指出,虽作为中国传统家居,但红木家具一直较为稀少,适用于作为艺术品珍藏。而作为民用,由于原料等限制,红木应减少使用,他建议家具厂商更多采用榆木、松木等其他品种木材。
“民用家具应是中等密度,木材的密度在0.6~0.7之间,这是最合适的家具用材。”林作新表示,而红木的密度大于这一区间,硬度更高,应在民用领域少量使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