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青铜器拍卖七成流拍成因
嘉德2006秋季拍卖会铜镜专场11月23日下午在嘉里中心饭店开拍,整场铜镜纷纷流拍,成交总额117万元,成交量未达三成。在当今艺术品市场中,青铜器作为黑马,一直是高端收藏投资人群的目标,青铜器在国际上拍卖的价格也备受好评,但为何本次嘉德秋季专场铜镜拍卖却受到如此冷落呢?据悉,本次铜镜专场拍卖属于嘉德拍卖公司今年秋季拍卖中的大拍,在拍卖之前被业内给予很高期望,仅拍品预展的第一天就吸引了上百名买家前来观看,想必谁也不会料到会是这样一个尴尬结局:专场71件铜镜成交26件,仅一件唐代18.9厘米的“放日图形”瑞兽镜以整场最高价44万元成交,另8件青铜器全部低于估价而流拍。对于本次拍卖,著名青铜器鉴定专家贾文忠认为,拍品精品少、整体档次低、有些经过修复、估价偏高,是本次专场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比崇源国际10月在澳门举办的青铜器拍卖,上拍的90件铜镜和各种器型的青铜器几乎全部成交,而且成交价格都超过估价的数倍,成交总额达到了6000余万元。对此,贾文忠表示,收藏趋势逐步向理性化、精品化发展,这也是收藏者收藏水平提高的表现。贾文忠说,收藏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收藏爱好者会到古玩市场或地摊上买几十元或上百元的古董作为初步收藏;第二阶段,收藏爱好者在经过一年甚至数年的收藏经历后,会开始走进古玩店铺追求购买上千元一件的古董;第三个阶段,收藏爱好者从事多年收藏并拥有一定资金,会走进拍卖会,不惜花高价竞拍。由此可见,收藏爱好者的眼光和品位也在逐步提升,他们对购买古董的标准也在变化,从起初的买便宜挣小钱,已经转变为囤积资金待购精品。例如,崇源国际10月在澳门举办的青铜器拍卖,一面估价为25万~30万港币的馀造明镜神人神兽画像镜拍出51.7万多港币;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战国错金银云纹鼎,这件青铜器虽经两千多年的洗礼,却依然富丽堂皇,与陕西咸阳出土的一件错金云鼎可形成对照,其估价为250万~350万港币,被国外买家最终将其推向517.5万港币购得。因此,中国青铜器在国际市场上依然是绩优股,在国外买家看来更有升值空间,他们纷纷参与进来,所以使得很多中国人面对精品青铜器望而却步,低档货又卖不出高价。
另据业内人事透露,青铜器与铜镜“私下交易”十分火热,由于在拍卖会成交后要收取买卖双方25%%的手续费,对于动辄几万甚至上百万元的价格,冤枉钱确实多花不少。也有一部分有购买意想的买家,在拍卖结束后打听他所看中的物品主人进行私下沟通,从而价格也会略低于拍卖。因此,本场拍卖未见精品,大买家不会光顾,手续费又成为小买家的门槛,才是导致整场青铜器拍卖七成流拍的原因。贾树/文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