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文物艺术品市场遭“腰斩”?

刚刚结束的国内文物艺术品秋季拍卖季,全国共有272家拍卖公司上拍拍品28万件,其中仅11.6万件成交,成交率仅有42%。雅昌艺术品市场监测中心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也显示,今年大中华地区艺术品秋季拍卖成交总额为255.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约50%,成交规模近乎被“腰斩”。而用以衡量市场热度的高价拍品数量更是急剧下滑,以亿元拍品为例,2010年秋拍,成交价上亿元(含佣金)的拍品有16件,2011年春拍有15件,而今年秋拍则仅有1件。

从连续多年的高歌猛进,到2012年的惨淡收场,国内文物艺术品市场是否已经“触底”?日前在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暨芷兰雅集2012年度峰会上,来自业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对此展开了讨论。

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总经理刘尚勇、北京匡时拍卖公司总经理董国强认为,“腰斩”指的是成交额,并不是市场行情下跌,受大环境影响,目前市场上好的拍品越来越少,拍卖公司征集困难,这是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副总裁寇勤则认为,其实艺术品市场遭遇的最坏状况已经过去,特别是经过这一轮调整,艺术品投资的心态、投资取向和行为都将更加规范,拍卖公司之间“你超我赶”的创纪录、收藏者不顾自身能力扩大艺术品投资规模等现象也有明显改观,市场参与各方渐趋理性,有助于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保利拍卖公司执行董事赵旭提出: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短短2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从国际拍卖业巨头佳士得、苏富比手中夺回了一定的话语权,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国内的拍卖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要注重涵养资源,培育真正的藏家,“让买家真正树立起收藏的概念,像苏富比、佳士得一样,给进场者一种绅士的感觉。”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