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家文物建筑保护与研究专业刊物出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书封面

日前,记者从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了解到,由该所主办、《文物建筑》编辑部编辑出版的《文物建筑》第一辑正式出版。该刊物的开办为文物建筑保护与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处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对推动文物建筑保护理论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据悉,文物建筑是河南省丰富而又珍贵的历史文化瑰宝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河南省现存的地上地下文物建筑,不仅类型丰富、数量众多,而且独具特色,在中原地区乃至全国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78 年成立的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历经 30 年的时间,逐渐成长为全国文物建筑保护与研究的追念过专业结构,业务范围遍布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国际合作与交流也在不断拓展。为了不断思索、探寻文物建筑保护的先进技术和理念,适应古建筑保护行业的新形势,该所成立了《文物建筑》编辑部。

《文物建筑》是河南省文物系统第一家面向文物建筑保护与研究领域的专业性刊物,突出学术性、知识性、技术性和资料性。该刊物由著名古建筑专 家罗哲文 先生亲笔题写刊名并撰序,杜仙洲和谢辰生两位著名古建筑专家题字。第一辑设有文物建筑研究、文物建筑鉴赏、保护工程案例、科技保护、建筑考古、民居建筑研究、人物等七个栏目,作者包括罗哲文、谢辰生、杨鸿勋、杨焕成、张家泰、陈同滨、汤羽扬等一批老专家和知名学者,计 23 篇文章,约 38 万字, 206 页。该刊物的封二封三则全部采用弥足珍贵的河南古代建筑老照片:包括 1948 年开封龙亭前殿、 1961 年的延津明代石牌坊、 20 世纪 70 年代的龙门石窟、郑州东大街宋塔等,让读者能欣赏到中原大地璀璨辉煌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

河南省著名古建筑专家张家泰拿着出版的《文物建筑》兴奋地说,“盼了这么多年,古建筑研究的专业学术刊物终于出版了。”同时,记者了解到,《文物建筑》将继续出版下去,以“立足中原,提高文物建筑领域科研水平;面向全国,促进文物保护事业发展”为办刊指导方针和宗旨,把中国文物建筑研究与保护领域内的专业人士作为其主要对象,为他们提供一处高水平、专业的文物建筑保护理论与实践交流平台。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