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盛行交易藏品:捡漏心态容易被骗

现在,不光是网上购物日渐流行,连收藏品交易也在网上逐渐走俏。面对虚拟的交易平台,专家指出,网购藏品要小心猫腻,切勿急于掏钱。

网上盛行交易藏品

记者登录一家钱币网站看到,藏品价格从百元到万元不等。每件藏品都附有一定的信息,如图片、时代、材质、价格、币种等。藏友只要看中就可以在线购买,甚至也可以选择网银支付或货到付款。

业内人士保守估计,目前国内提供收藏品在线交易的网站有近千家,主要是通过网上拍卖和网上信息拍卖两种运营方式。“网上买卖,虽然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跨越地区,但藏品的真假就不好说了。”从事人民币收藏的曾先生说,毕竟网络不像在摊位上,可以看到实物,可以直观感受。

藏友网购布票竟是复印件

今年55岁的夏先生,上个月从一家网站看到一种十分少见的布票。“那是浙江的一枚50市尺的布票,只有拇指头那么大,长约1.5厘米,宽约1厘米,我花了600元,寄到我手里的却是一个复印件,这才发现上当受骗了。”夏先生后悔不已,原以为“捡漏”的他,现在却只拿到了一片废纸。

和夏先生一样,选择网上交易收藏品的藏友不在少数。几位藏友直言,买到过假货。至于网购藏品的种类,也不亚于实体店。收藏人士介绍,网购书画、钱币等藏品所占比例较大,其次是票证、邮品。

货比三家勿急于掏钱

武汉收藏家协会秘书长万健表示,卖家往往利用藏友急于购买的心理,故意夸大其词,网上价格相对较低的孤品和精品不太现实,藏友应三思而行。跟卖家在交流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加思考,还要货比三家,谨慎购买,不要急于掏钱。此外,即使自己不幸买到次品和假货,也不要继续倒卖,防止扰乱收藏品市场秩序。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