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作品交易九成不交个税

“在江西的艺术品交易中,有90%的艺术家是没有缴纳个税的。”昨日,我省某艺术品拍卖公司负责人朱先生(化名)在和记者谈起艺术品交易的税收时告诉记者,在艺术品交易不断火爆成交的背后,无论是艺术家个人,还是画廊、古玩店,都远没按照实际成交额来纳税。

艺术家个人几乎不交税

随着收藏的升温,我省艺术家的艺术品价格是年年上涨,其中最主要的是景德镇陶瓷艺术家的作品,一般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其最低价格都是近万元。只要随便到圈里问一问,艺术家九成是没有交过个税。

据南昌某销售景德镇名家瓷器的周先生告诉记者,艺术家成名后,其艺术作品自然会受到追捧。为求得艺术家的作品,不少人是带着现金登门现场购买。而整个交易过程都是线下交易,没有版权登记,没有成交记录,当然谈不上征税了。如景德镇某国家级大师的作品,其作品动辄几十万一件,而且买家都通过关系现金交易,除税务部门难以查证外,艺术家更不可能主动去交税。

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交易是如此,江西书画艺术家的交易同样是大多没有纳税的线下交易。

交易不开发票成逃税重灾区

书画陶瓷艺术家的交易大多都不主动交税,而经营古玩店和画廊的经营者偷逃税早已司空见惯。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国家对艺术品经营机构实行的是包税制,但由于这些经营机构接手艺术品时通常都为线下交易,或者是代售代理,原值不好计算,每年的营业收入及利润也不明晰,因此,税收部门只能对这些经营机构每年按票据显示的营业总额交纳6%。

“按票据收税,在艺术品市场能征收到的税收可以说不到10%。”一家画廊的经纪人告诉记者,多年来,我省艺术品交易都形成了一个行规,就是艺术品交易接受退换货,但不开具发票收据,没有在线销售的凭证,艺术品经营机构谁也不会去主动申请交税的。所以,税务部门对艺术品交易的按票据收税几乎行不通,而采取的“包税制”所征收的税收可以说不到经营机构年销售额的10%。

据南昌市地税局某工作人员称,他比较喜欢收藏,会常去古玩市场“淘宝”。据他了解,一家古玩店或者画廊每年的销售额最起码都在几十万元,不开发票的行规,导致了艺术品交易市场成为逃税的重灾区。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