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老照片每张叫价万元陪都作品收藏价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小什字建国银行》1997年 65cmx85cm 预售8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林森路》 2005年 120cmx100cm 预售1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领事巷法国仁爱堂》2005年 160cmx133cm 预售1.2万。

晨曦中的千厮门,小十字的建国银行、菜园坝建新坡上的老民居……这些在30年前堪称重庆城市地标的景象,已经在这个城市中永远消失了。

幸运的是,热爱这座城市的本土摄影家戴前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背着用全部家当换来的摄影器材,穿行于山城的大街小巷,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数以千记的珍贵影像。

纠结

这个价位重庆市场能接受吗?

最近两周来,岭空间画廊的艺术总监田萌一直很纠结--作为戴前锋的代理机构,他们最近将推出一场戴前锋摄影作品的小型展览,却不知道该如何定价。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决定,根据不同的尺幅与题材,将价位定在8000元到12000元一幅。田萌纠结的是,这个价位与作品的价值仍然有差距,而就是这样的价位,重庆市场能接受吗?

就这个问题,重庆晨报(微博)记者也采访了一些收藏爱好者,他们说,自己平时收藏的老照片,大都是在古玩市场淘的,每张几元到几百元不等。有时候遇到好的--像陪都时期甚至更早的、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价格才可能上千上万。

而一些以收藏书画作品为主的爱好者则称,8000到12000这个价格区间,已经可以买到一张重庆中上水平国画家或一线书法家的原创作品。

作品

全面记录城市变迁的影像志

2008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戴前锋的大型画册《二战名城老重庆--最后的风景艺术影像志》,画册共选编了463幅黑白照片,它们精选自戴前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拍摄的6000多幅与重庆有关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不但记录了二十多年前的重庆风物,更反映了那个时代众多的社会信息与市井风情。有学者认为,戴前锋的这批摄影作品,不但有较高的艺术性,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是全面记录城市变迁的影像志。

而更为可贵的是,在当时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戴前锋坚持了一个摄影家的专业技术要求--他的作品,几乎全部都是用反转片拍摄的。由于这样的坚持,才使作品的质感有了最大的保证,使作品的保存、转换、制作与表达都达到了专业水准。戴前锋说,他的作品,如果按传统的洗印手段,可以放大到2米以上;如果用电脑技术处理,可以制作出大型的画面来。

田萌告诉记者,不能把摄影艺术作品简单等同于一般的照片。也许,人们会认为花一万块钱买一张照片太贵了。但如果是一件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呢?“我们展出的每一件戴前锋的作品都是艺术品。”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