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动物受追捧 粗中有细手法受市场追捧
在近日落幕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明代大型玉卧牛摆件无疑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拍品之一,最终的成交价达到了24.1万美元(约合180万元人民币)。
对于许多看过了清代玉器雕刻的投资者来说,看到这件玉卧牛的第一反应就是粗糙,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精湛的雕刻工艺。这件明代大型玉卧牛摆件采用大型玉石雕琢而成,玉质呈灰绿色,带浅褐及黑色石纹,且部分带卵石表层的褐色皮。工匠巧用天然不规则的石形刻画出扁平的牛头,牛身屈膝卷起,牛头搁于盘绕身下的后足旁,牛头上的五官及尾上毛发刻纹细致,神态栩栩如生。此玉卧牛与其他相仿玉牛不同之处,在于其仍保留着卵石表皮的形状,并非从已切割的玉块雕琢,因而牛头是沿身卷起,有别于一般玉牛举头的姿态。
这件玉卧牛并非目前拍场成交价最高的玉质动物摆件。在2004年6月于伦敦落幕的中国瓷器与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黑斑灰青玉水牛以53.2万英镑(约合800万人民币)的价格创下了动物玉雕拍卖的世界纪录。这件黑斑灰青玉水牛雕自大块完整玉料,整头牛卧伏,牛首向右回望,牛角以及牛的面部刻画极为精细,突起的背脊与起伏的身躯肌理的处理,雕塑感极强,长尾柔软塞进卷曲的后脚,更添几分生动。从右下角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雕刻者巧妙地运用玉色强调出水牛不同的部位,可见雕刻之巧妙,显示出独特的风味。
不仅是在纽约、伦敦的拍卖市场上,在中国香港的拍卖市场上,买家对于动物玉雕也在追求粗中有细。在去年香港佳士得的秋拍中,清乾隆白玉双马摆件,估价70万至9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303.2万港元。两马相倚而卧,一马三肢曲于身下,左前肢微抬,长尾后弯向左后肢,睁眼闭嘴,昂首向天;另一马后肢卧地,前蹄踏于同伴背上,俯首。双马眼睛均镶嵌宝石。形象生动逼真,虽然是“乾隆工”马鬃、马尾修长轻巧,刻画细腻,但也不乏粗犷之处。因此是一件难得的动物玉雕摆件佳品。
其实,从中国玉器的发展历史来看,神似是最初也是最高的境界,像距今5000年之前的红山玉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神似,而从目前拍卖的玉器拍品来看,明清时期的神似玉器以其熟练的线条勾勒和精湛的碾磨技艺,把动物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古朴苍劲,极具神韵,粗中有细的雕刻手法更受到市场的追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